买书终欲寄幽村,槿树篱遮水际门。
有客不来吾亦病,欲推此语与谁论。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六籍(liù jí)的意思:指六种身份或地位。
满听(mǎn tīng)的意思:形容听力极佳,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市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官府。也用来形容执政者的统治。
水际(shuǐ jì)的意思:指水与陆地的交界处,也用来形容两种不同事物的交界处。
桐孙(tó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后代或子孙。也用来形容家族的繁衍和昌盛。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竹母(zhú mǔ)的意思:指竹子是母亲,象征母爱和母亲的关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籍的热爱。诗中“买书终欲寄幽村”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藏书送到隐逸的山村之中,远离尘嚣,追求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精神上的满足。“槿树篱遮水际门”则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描绘,槿树作为常见的篱笆植物,与“水际门”相呼应,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风光图。
“满听秋声移竹母”中的“秋声”指的是秋天的虫鸣声,而“移竹母”则是说这种声音似乎从竹林中传来,给人以凉爽和清新之感。下句“径眠明月枕桐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悠闲生活,“径眠”即沿着小路而卧,“明月”和“枕桐孙”则是说在明亮的月光下,以柔软的桐叶作为枕头,享受宁静的夜晚。
接下来的两句“诸公未逸市朝累,六籍坐为场屋昏”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还沉浸于繁忙都市生活中不能自拔的人们的一种同情和理解。他们仍旧被尘世的琐事所困扰,无法像诗人一样找到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有客不来吾亦病,欲推此语与谁论”则流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即使是隐逸的生活,也需要有知音的人来分享思想和情感,但这样的知己难求,所以诗人感到一种寂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生活中追求心灵净化和精神满足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复杂情感。
飘摇凤头舸,荡漾西江涯。
美人倚娇坐,半揭芙蓉帷。
相逢欲买笑,频唤过船迟。
见人佯不语,漫理绣罗衣。
揉花作芳骨,写月为娥眉。
一声春莺啭,倒捲江云飞。
缠绵过永夕,弱态醉不支。
临岐致别意,一半是娇啼。
却道斑斑竹,是侬泪所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