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身与我同寒,陆子泉头隔几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郑 荐 玉 宋 /项 安 世 郑 公 身 与 我 同 寒 ,陆 子 泉 头 隔 几 山 。为 客 盖 头 无 一 瓦 ,何 时 开 眼 见 千 间 。非 干 世 俗 人 情 薄 ,自 是 书 生 命 运 悭 。三 邑 未 随 燔 肉 废 ,先 师 心 事 几 曾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燔肉(fán ròu)的意思:指将肉烧烤至熟透的过程,也可以用来比喻严重的惩罚或牺牲。
盖头(gài tóu)的意思:指掩饰事实真相或遮蔽问题的行为。
干世(gàn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活动、工作,与社会相互交往。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开眼(kāi yǎn)的意思:指眼界开阔,看到新的事物或认识到新的道理。
命运(mìng yùn)的意思:命运是指人生的命运、命理的运势、注定的命运。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生命(shēng mìng)的意思:表示生死未定,不知道结果如何。
事几(shì jǐ)的意思:指事情几乎就要完成或者已经完成了。
师心(shī xīn)的意思:教师的心思、用心教学的态度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先师(xiān shī)的意思:指先人、前辈,特指对自己有很大影响和启示的老师或前辈。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陆子泉(lù zǐ quá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 注释
- 郑公:指郑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我:诗人自己。
陆子泉: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象征性的山水。
几山:形容距离遥远。
为客:作为旅人。
一瓦:象征着遮蔽和安居。
千间:形容房屋众多,象征富足和理想生活。
干:涉及,关系到。
世俗人情薄:社会上的人情冷漠。
书生命运悭:读书人的命运多舛。
三邑:泛指地方或城市。
燔肉废:焚烧书籍以示废弃文明。
先师:指过去的老师或者榜样人物。
心事:内心的想法和追求。
几曾还:何时曾有改变。
- 翻译
- 郑公和我一样身处困境,陆子泉相隔数座山川。
在外漂泊,连片瓦遮头都没有,何时才能亲眼见到千间宽敞房舍。
并非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而是命运对我读书人的亏待。
即使面临三邑被毁的危机,我也不会像世人焚烧书籍那样放弃,先师的教诲和期望,我心中从未忘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寄郑荐玉》,通过对友人郑公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首句“郑公身与我同寒”直接点出郑公生活的艰辛,诗人与他境遇相似,都身处困境。接着,“陆子泉头隔几山”暗示了两人相隔遥远,但心系彼此。
“为客盖头无一瓦”进一步描绘郑公的贫寒,连遮风挡雨的住所都没有,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何时开眼见千间”寄托了诗人对郑公生活改善的期盼,希望能早日看到他过上宽裕的日子。
“非干世俗人情薄”表明诗人认为郑公的困苦并非因为人情淡薄,而是源于自身的读书人生涯中命运多舛。“自是书生命运悭”直指命运的不公,读书人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
最后两句“三邑未随燔肉废,先师心事几曾还”以历史典故作比,暗示即使面临艰难,郑公的志向和教育者的责任感不会因此而改变,他的内心深处仍怀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武夷行赠王石沙侍御按闽
使君骢马双紫缨,绣衣晃晃初日明。
慨然别我向闽越,索我为歌武夷行。
武夷之山何嵚崟,青峦赤嶂双千寻。
连峰回合三十六,翠玉尅画芙蓉森。
我闻此中灵气聚,往往群仙下芝羽。
地脉似与三山通,终南王屋那能伍。
秦人初识武夷君,汉世曾传封禅文。
鸾车一去千岩暝,幔亭綵屋飞氤氲。
悬崖石室何年发,坐视人寰意超越。
明月时窥仙灶丹,流霞常护灵函骨。
丹成骨蜕故依然,瑶草琅玕满洞天。
樵客问津花落处,山人得道鹤归年。
吁嗟名境岂常遇,昔贤千载悲同趣。
谪仙天姥空梦游,昌黎华岳穷归步。
我亦曾修餐玉方,青城石髓谁能将。
吹笙浪拟追吾祖,执戟犹惭作汉郎。
羡君斯行真自得,而我犹怜阻南北。
何人还同赓棹歌,颓然不辨沧洲色。
《武夷行赠王石沙侍御按闽》【明·王立道】使君骢马双紫缨,绣衣晃晃初日明。慨然别我向闽越,索我为歌武夷行。武夷之山何嵚崟,青峦赤嶂双千寻。连峰回合三十六,翠玉尅画芙蓉森。我闻此中灵气聚,往往群仙下芝羽。地脉似与三山通,终南王屋那能伍。秦人初识武夷君,汉世曾传封禅文。鸾车一去千岩暝,幔亭綵屋飞氤氲。悬崖石室何年发,坐视人寰意超越。明月时窥仙灶丹,流霞常护灵函骨。丹成骨蜕故依然,瑶草琅玕满洞天。樵客问津花落处,山人得道鹤归年。吁嗟名境岂常遇,昔贤千载悲同趣。谪仙天姥空梦游,昌黎华岳穷归步。我亦曾修餐玉方,青城石髓谁能将。吹笙浪拟追吾祖,执戟犹惭作汉郎。羡君斯行真自得,而我犹怜阻南北。何人还同赓棹歌,颓然不辨沧洲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467c701bd6d790927.html
寿陆用之父怡閒
陆子别我东还吴,何以赠之三山图。
扶桑半壁动晴色,沧溟万里开蓬壶。
金银楼阙纷照耀,云雾旌旗疑有无。
仙宫老人冰雪肤,浮丘杂坐洪崖俱。
行厨络绎进绮食,开樽满引红醍醐。
颓然不知天地老,桑田成海真须臾。
君归悬向高堂隅,彷佛身往游仙都。
绿发朱颜迥相映,羽衣翠盖交踟蹰。
玉卮流津瑶草润,霓裳按节青鸟呼。
吾知陆子百不需,但觅綵服中庭趋。
青春满眼胡不乐,高车驷马诚区区。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