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楚山:泛指南方的山,这里特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山脉。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白帝城,位于四川奉节,与江陵相对,象征蜀地的边陲。
蜀道:指从四川成都通往陕西长安的道路,险峻而著名。
乌蛮: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可能指代蜀道周围的部族。
- 翻译
- 楚山连接着白帝城,蜀道控制着乌蛮之地。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自然山川的壮丽景象和地理位置的险要,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突出了蜀道(即四川地区)的峻岭连绵和交通的阻隔。诗人运用“楚山”与“白帝”的对应,以及“蜀道”与“乌蛮”的并列,不仅展示了地理特征,更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空间的心灵体验。
"楚山连白帝"一句,以楚山的绵延不绝来映照白帝之高峻,通过这种对应的手法,强调了山川的雄伟和天然界限的形成。这里的“白帝”指的是位于四川省境内的白帝城,是三峡之一,具有险要的地理位置。
"蜀道控乌蛮"则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对地理特征的描绘。“蜀道”即古代通往四川的道路,这里的“控”字,用以形容道路的曲折和控制意义,暗示出蜀道之险峻。而“乌蛮”则是一个古族名,在这里可能被用来象征着边远与未开化的地域特性。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传达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力量、人类活动所受限定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成墩
翛翛一羽翁,奇骨两目方。
乃以贫自乐,餐霞辟谷肠。
混世人莫识,结茅居僻荒。
一墩仅十亩,培塿萃彼疆。
惠峰作南屏,秦望横北墙。
隐此不记年,悟仙号青旸。
翩然仙道成,陟墩神远翔。
指墩名道成,人以许仙扬。
岂无缑山人,吹笙云锦裳。
令威去千年,归来赋歌章。
青旸得仙去,千古传此乡。
讹而为柳蹠,吴鲁路渺茫。
柳为横行盗,安肯城此旁。
不知何愚人,鱼鲁昧审详。
至今传名误,使志乘其将。
吾为正斯缪,百世流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