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玉 麟 堂 上 口 占 呈 赵 大 资 宋 /苏 泂 节 旄 弹 压 万 旌 旗 ,中 使 传 宣 表 睿 知 。重 见 相 公 官 又 长 ,宛 然 谦 下 蜀 中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宣(chuán xuān)的意思:传递宣传消息或口信。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谦下(qiān xià)的意思:虚心谦逊,不自高自大。
睿知(ruì zhī)的意思:睿知指的是聪明而有智慧的知识,既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也指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见解。
使传(shǐ chuán)的意思:传递消息或信息
蜀中(shǔ zhōng)的意思:指蜀地,也泛指偏远的地方。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相公(xiàng gōng)的意思:指丈夫、丈夫的父亲或者丈夫的兄弟。
中使(zhōng shǐ)的意思:指在两国之间担任外交使节的人。
中时(zhōng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中间部分,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 注释
- 节旄:代表皇帝的旗帜或符节,显示权威。
弹压:威严镇压。
万旌旗:众多的军旗。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
传宣:传达圣旨。
表睿知:表现出明智和智慧。
相公: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先前的官员。
官又长:官职晋升。
宛然:仿佛,依然。
谦下:谦逊有礼。
蜀中:古代中国西南地区,这里可能指相公过去的任职地。
- 翻译
- 节旄之下威严无比,传达圣旨的使者显智慧。
再次见到您官位更高,依旧谦逊如在蜀地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官场的氛围,节旄(即旗帜)和万旌旗都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而中使传宣表睿知则显示出上级对下属命令的直接性和权威性。诗人通过“重见相公官又长”表达了对某位官员地位提升的观察,宛然谦下蜀中时则是说这位官员在四川地区仍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庄重,反映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熟悉和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某位官员品德的赞赏。苏泂作为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现和对自然景物的精巧描绘闻名,这首诗则显示了他在写作领域内的多样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