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回 乡 偶 书 宋 /张 明 中 不 见 眉 间 半 点 黄 ,花 开 花 落 总 他 乡 ,子 规 偏 向 三 更 月 ,唤 起 愁 人 也 断 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点(bàn diǎn)的意思:一点也不;一点点也没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眉间(méi jiān)的意思:指眉毛之间,形容心中痛苦或忧愁的样子。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注释
- 黄:指代青春或年少。
他乡:指诗人所处的异地。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象征哀愁。
三更月:深夜的月亮,常引申为孤独和思乡之情。
愁人:心情忧郁的人。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翻译
- 看不见眉头丝毫的黄色(指未老的痕迹),无论花开还是花落,总是在异乡。
杜鹃鸟偏爱在三更月色中啼叫,它唤醒了愁苦的人,也让人心痛欲绝。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不见眉间半点黄,花开花落总他乡"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连季节的变化都无法亲眼所见,只能在异乡体验到时光流转,感受着岁月的变迁,而自己的青春也随之逝去。这里的"黄"可能指的是岁月给脸上留下的印记,如皱纹、老斑等,也暗示了时间对人生的无情侵蚀。
"子规偏向三更月,唤起愁人也断肠"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夜深人静时分,只有窗外的月光陪伴。"子规"指的是夜晚的更鼓,每逢一更便是一种提醒,时间在不断流逝,而自己的故乡之思愈发浓烈。这种思念如同刀割心肠,痛苦而无法排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游子对家乡深沉的怀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那种无力回天的悲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