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思怀云阙,泊素守中林。

出处虽殊迹,明月知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守中(shǒu zhōng)的意思:守住中道,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思怀(sī huái)的意思:怀念、想念

素守(sù shǒu)的意思:指保持纯洁、清白的品德和行为,不受外界诱惑或贪图私利。

云阙(yún quē)的意思:形容高耸入云的山峰或楼阁。

知心(zhī xīn)的意思:

◎ 知心 zhīxīn
[intimate]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注释
思怀:怀念,思念。
云阙:指代朝廷,高远的地方。
泊素:淡泊,朴素,形容人的心境。
中林:幽静的林间,象征隐居或远离尘世的地方。
殊迹:不同的足迹,引申为身处不同的地方。
明月:常用来象征团圆、纯洁和智慧。
两知心:双方都了解对方的内心,表示心意相通。
翻译
心中怀念着高远的朝廷,我淡泊朴素坚守在幽静的林间。
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明月明白我们共同的真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沣上对月寄孔谏议》。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怀念之情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思怀在云阙”,这里的“云阙”指的是高远的云端,或者是山脉连绵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如同云朵一般飘渺无边,无法触及。这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充满了对远方某人的深情怀念。

“泊素守中林”,“泊素”意味着纯洁无染,而“守中林”则是说停留在森林之中。这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保持本真自我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强调,即便是在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本色和原则。

“出处虽殊迹”,这一句表明尽管自己与所思念之人的外部环境不同(出处),但内心的轨迹(殊迹)却是相通的。这里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共鸣,尽管外界条件有差异,但在精神层面上可以找到共同之处。

“明月两知心”,这一句则是通过明月来传达诗人与所思念之人的心灵沟通。在古代文化中,明月往往象征着清洁、纯净和超脱,同时也是思念的象征。这里,“明月”成了诗人与远方亲友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他们的心灵在同一轮明月下相互理解和感应。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情感,以及对保持自我本色的坚持。这种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五

自怜须鬓白如银,不道今年遇此迍。

数亩薄田俱付水,百般老病尽随身。

念渠漂泊无家者,与我同为失所民。

终夜忧吟声不绝,半因忧已半忧人。

(0)

和寓庵登山韵

情亲酒旨复肴佳,又煮蒙山石上茶。

黄菊剩开如有意,青山无价似容赊。

狂歌感旧声逾激,醉笔题诗字半斜。

归卧草堂成一觉,已无魂梦到京华。

(0)

铁心行寄沈诚学

我有胸中一块铁,赠君锻鍊成宝刀。

不杀狐狸及鼷鼠,要斩南山白额长桥蛟。

视蛟如蚓虎如猫,心不为功力不劳。

功成毕竟藏诸韬,肯将割肉供君庖。

纵教埋没不复用,终使神光夜烛牛斗高。

(0)

题苍云轩

满谷筼筜绿未乾,古苔深锁万琅玕。

无心隔断千山晓,不雨翻成六月寒。

碧干初齐犹绕绕,清阴如染自漫漫。

渭川烟景今犹昔,谁复相从赋考槃。

(0)

游先天观

上清宫殿五云飞,名占先天识者稀。

不向虚无参妙诀,却于图象探玄机。

中天日月开黄道,列座星辰拱紫微。

谁是虚皇坛上客,夜深清露挹霞衣。

(0)

赠铁松·其一

铁色苍官出涧阿,风霜饱历岁年多。

根蟠翠石犹存矿,雨溜青铜不改柯。

锁甲凌云空自脱,戟枝临水亦难磨。

公输欧冶休相顾,留取清阴覆绿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