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林(bǎo lín)的意思:指珍贵的树木丛生的地方,也比喻出产名贵的物品的地方。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法海(fǎ hǎi)的意思:法海是一个佛教故事中的角色,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法律知识丰富,严格执行法律,严于律己。
梵香(f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香非常浓郁,香味扑鼻。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金绳(jīn shéng)的意思:指金质的绳子,比喻极为珍贵或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觉路(jué lù)的意思:指认识到事情的真相或道理,明白其中的道理和规律。
开觉(kāi jué)的意思:指解除疑惑,觉悟开启。
萝月(luó yuè)的意思:指月亮被藤蔓所遮盖,形容月亮被遮挡得不明亮。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松云(sōng yún)的意思:形容山林之间云雾缭绕,宛如松树上的云。
香台(xiāng tái)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
玄津(xuán jīn)的意思:指难以分辨真假、真相难辨的事物。
云幡(yún fān)的意思:形容云彩像幡旗一样飘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中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以洞门、萝月、秋阴、松云、夜雨、梵香、法海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画面。
首联“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穿过被月光洒满的洞门,踏入一片秋日的阴凉之中,寻找僧侣的场景。这里运用了“萝月”和“秋阴”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满地的松树与飘动的云雾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影子;夜雨轻轻敲打着帘幕,磬声在寂静中回荡,显得格外沉稳。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展现了山中夜晚的独特魅力。
颈联“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向往与追求。他虽能欣赏到山中的美景,却渴望深入佛法的海洋,探索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里的“香台”象征着佛教的圣地,“玄津”则比喻通往智慧彼岸的途径,“法海”则是佛教经典与智慧的海洋。
尾联“何日金绳开觉路,愿随罗什学吞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学习佛法的期待与决心。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跟随罗什大师(即鸠摩罗什,东晋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学习佛法,深入理解并实践佛法的教义。这里的“金绳”象征着指引智慧的道路,“吞针”则比喻深入学习佛法的艰难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中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佛法追求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世界的双重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