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浔阳道中二首·其一》
《浔阳道中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百丈牵船未得閒,苍烟白雾渺茫间。

寒芦无际人行久,高岸迢遥不见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高岸(gāo àn)的意思:指山坡或河岸高而陡峭,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寒芦(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思鸟聚寒芦,苍云軫暮色。” 宋 陆游 《对酒》诗:“密篠持苫屋,寒芦用织帘。” 元 黄溍 《送凌吉叟杭州教授》诗:“春风操别衣,晴沙秀寒芦。”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牵船(qiān ch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牵引着一艘船,引申为帮助别人或帮助他人共同前进。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浔阳道中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浔阳道中的景象。首句“百丈牵船未得閒”写出了舟行之艰难,船夫们忙碌地拉着纤绳,显得非常辛苦,没有闲暇。接着,“苍烟白雾渺茫间”描绘了江面上弥漫的迷茫水汽,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迷蒙的诗意,让人感受到浔阳道中的孤寂与辽阔。

“寒芦无际人行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寒芦丛生,绵延无尽,行者在此已走了很久,显示出旅途的漫长和寂寞。最后一句“高岸迢遥不见山”,通过描绘远处高岸的遥远和山峦的隐没,强化了空间的开阔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知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浔阳道中的自然景色,以及旅人在此的孤独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与自然景观的独特体验。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归故居

桂树团团屋角青,归来自觉惬幽情。

邻翁共话桑麻长,稚子争言竹笋生。

楼上看书无限好,山中伐木有馀清。

短筇来往閒成趣,流水涓涓木向荣。

(0)

同刘伯善赋觉慈寺玉壶冰泉

古寺寒泉霜雪冷,一泓澄碧绝埃氛。

琼浆自注冰壶满,石眼疑从玉井分。

夜落天光常浸月,晓腾秋气欲成云。

水符乞与山僧调,供给茶铛日与君。

(0)

至吴仲毅投家书就假张应奉天香集

二豪文采动词林,江上相逢又盍簪。

谈麈坐陪双白璧,家书喜直万黄金。

华颠冉冉含秋色,青眼垂垂见客心。

赖有天香诗借我,玉堂人在五云深。

(0)

钱唐三茅观古梅五代时所植至正辛巳燬于火次韵

三茅琳馆倚嶙峋,五季枯梅带藓痕。

劫烧忽收香影去,孤根犹抱橛株存。

翠禽梦断春无迹,玉树歌残月正昏。

不作杜鹃归阆苑,为烦逋老赋招魂。

(0)

旅夜

秋宵不成寐,缺月向人斜。

更漏传三鼓,寒灯落一花。

穷愁长伴客,幽梦只还家。

烽火何时息,吾生未有涯。

(0)

次前韵答王子如

秋日故人来野堂,生涯彼此一书囊。

投闲已著归田录,餋老还求种树方。

谩有篇诗酬逸兴,可无尊酒沃愁肠。

白头乱后俱强健,却似黄花独耐霜。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