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其三》
《偈·其三》全文
唐 / 师备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再睹道友话清源,人人问道无不全。

法法恒然皆如是四生九类体中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四生(sì shēng)的意思:四生指的是四个生命阶段,即生、老、病、死。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鉴赏

这首诗《偈(其三)》由唐代僧人师备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教哲理。诗中“再睹道友话清源”一句,以“再睹”和“道友”开篇,暗示了与道友再次相遇的情景,而“话清源”则指向了探讨佛教的根本教义,即清净之源。这不仅体现了对佛法的深入探讨,也蕴含了对真理追求的执着。

“人人问道无不全”一句,强调了每个人对于佛法的探索都是全面且无遗漏的,体现了佛教中“众生皆可成佛”的理念,即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修行达到觉悟的境界。

“法法恒然皆如是”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不变性,无论何种法门,其本质都是相同的,都遵循着不变的规律。这反映了佛教中关于法相宗与唯识宗等不同学派之间,虽然在具体实践上有差异,但在根本原理上是一致的观点。

最后,“四生九类体中圆”将讨论范围扩展至生命形态的多样性,指出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它们的生命体中都蕴含着佛法的真理。这一句体现了佛教中“万法归一”的思想,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不论其形式如何多样,其内在的本质都是相通的,都体现了佛法的真理。

综上所述,《偈(其三)》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对真理的追求、生命的普遍性以及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了佛教哲学的深邃与博大。

作者介绍

师备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五月十三日过东冈看新竹时杨梅正熟红绿掩映甚可观也诗因及之

新竹娟娟旧竹斑,东西俨立万琅玕。

彊鞭迸占青松地,清荫浓添白石坛。

羽扇动摇香粉堕,杨梅点缀绛星攒。

我来避暑年年事,锦箨无烦为制冠。

(0)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其五

花到金相玉质精,真纯和粹更幽清。

凭谁笑与梅花说,且合推尊作大成。

(0)

题天津余庆府敬老院

翠柳摇窗指嫩条,小鸟呢喃话清朝。

虽说王谢乌衣好,不及文章里巷高。

(0)

钱塘舟次忆友人张鉴溪即用杜子美《春日怀李白》韵兼袭其句

家世明经术,高才早轶群。

学能探列宿,试辄冠诸军。

滹水堤头草,之江岸上云。

可能重捧袂,把酒更谈文。

(0)

元日怀感

长风半夜卷顽云,霁色曈昽映雪分。

又感一元新惠泽,微吟随处咏洪钧。

(0)

月夜

云尽天心月正圆,可人清景属南轩。

满怀今古那能寐,缓拭枯桐理舜弦。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