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塔偈》
《塔偈》全文
宋 / 释如珙   形式: 偈颂

午夜髑髅吟,山空片月明。

西方净土只有弥陀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shìgǒng

lóuyínshānkōngpiànyuèmíng

西fāngjìngzhīyǒutuój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弥陀(mí tuó)的意思:指佛陀,亦可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禅宗僧人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法的理解。

首先,《午夜髑髅吟》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只有山中的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明亮。诗人通过“午夜髑髅”这一意象,暗示了生死无常的主题,骷髅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西方无净土”则表达了世间并无永恒安宁的观念,只有对佛经《弥陀经》的信仰,才能带来心灵的解脱和彼岸的希望。

其次,《塔偈》是宋代僧人释如珙的作品,"塔"在佛教中常常代表僧人的遗骨或修行者的纪念,"偈"则是短小精悍的佛经颂词。这首诗可能是在赞美塔的寓意,暗示塔内的佛法长存,即使肉身消亡,精神犹在。"西方无净土"同样出现,强调了佛法超越世俗的境界,塔本身成为了通往佛国的象征。整首诗寓含了对生死轮回的超脱理解和对佛法的坚定信念。

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借助象征手法,传达出对生命、死亡和佛法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禅宗诗歌的内省和超然风格。

作者介绍

释如珙
朝代:宋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
猜你喜欢

玉汝复次韵来速乃许赴再和答之

佳时已过鹊成桥,菰米榆钱忽乱漂。

明月避人应此夜,烈风欺客更崇朝。

须知木屐平生着,敢负皮冠旧日招。

终胜李侯蹲马背,披蓑兀兀路遥遥。

(0)

早朝诗·其十

朝行分正从,睿藻耀文章。

月直树无影,风清花有香。

挈壶司水火,鞮鞻奏宫商。

阙左棕亭下,朝回候早堂。

(0)

九月一日游悬鼓崖

秋风悬鼓下,烟火两三家。

曲折通崖径,萧条倚树花。

蛩声如互答,人语半聱牙。

酒尽青山暮,归鸿背落霞。

(0)

邦彦饮湖上暮归过保叔大呼求见因赍酒出寺饮之以诗送别

半山遥听故人歌,枉驾能为晚寺过。

饮酒莫辞还秉烛,重来花事恐无多。

(0)

游宝石山有怀旧游诸友·其九

一适乃云可,得丧非所患。

(0)

静女眠春晓

陈月元非璧,荆云本是人。

抱衾辞永夜,失枕卧娇春。

嘶马应南陌,流莺在北邻。

城隅如可俟,无事梦含颦。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