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寰中(huán zhōng)的意思:指天地之间,整个世界。
皇世(huáng shì)的意思:形容君主或统治者世代相传,世世代代称帝。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中处(zhōng chǔ)的意思:中间的位置或处境。
- 鉴赏
这首诗《桃源》由清代诗人汤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桃花源景象,充满了对古代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柴桑便是羲皇世”,以“柴桑”暗指陶渊明的故乡,借以引出对远古淳朴生活的向往,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世界。接着,“智慧相忘息众喧”一句,强调了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不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扰,心灵得以宁静,智慧得以释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能使此心无魏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魏晋时期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当下或未来社会能够摆脱这种风气、回归内心平和的渴望。这里的“魏晋”不仅指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也象征着社会上某些消极、浮躁的心态。诗人希望人们的心灵能够在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中得到净化,摆脱外界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寰中处处是桃源”,以“桃源”这一充满诗意的隐喻,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在这里,“桃源”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象征着一个充满美好、和谐、自由的社会环境。诗人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人们的心灵纯净,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心灵自由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上竺兴福寺新阁五首
面面峰峦杰阁新,好山借我倚栏身。
商量壁记留名易,未是题诗第一人。
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
聊复埋身麯蘖昏,倘来倘去肯销魂。
瓦犹幸有三间屋,绢可全无二丈褌。
壮士笑谈跻将相,寒儒衰老误儿孙。
社公雨作春灯暗,独尽花前酒一樽。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兄事一纪长,矩度窃愿学。
智圆饱涉难,仁静耐处约。
厌事晚微聩,休官老深乐。
远追邴尚踪,高谢耿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