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坐如禅舍,閒烧石乳香。
书看新讲义,药问未传方。
仆语梅花里,僧经竹案傍。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友人幽静居所的访问情景。首句“对坐如禅舍”,通过“对坐”二字,设定了诗人的静谧交流场景,“如禅舍”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宁静超然的氛围。紧接着“閒烧石乳香”,透露出室内清幽、雅致之感,石乳香是古人喜爱的一种高级香料,以其淡雅之气,烘托出诗中主客共享的闲适时光。
第三句“书看新讲义”表明主人或许在研习某种学问,通过“新讲义”暗示了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随后的“药问未传方”,则可能是诗人询问友人关于养生或医理方面的知识,“未传方”意味着尚未得到答案,或许也隐含了友人在某一领域的专长。
第五句“仆语梅花里,僧经竹案傍”,通过对话与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幅诗人与主人或其他人的愉悦交流图景。这里的“仆”指代自己,“梅花里”可能是对话发生之地的美好意象,而“僧经竹案傍”则进一步衬托出一派清净、淡雅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题诗吾岂敢,窗户半吟章”,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之情,以及自己不敢轻易在对方书卷上留下墨迹,只是随手在窗户边随意吟诵着几句诗作。这里的“岂敢”体现出一种谦逊和敬畏,而“半吟章”则显示了诗人对诗词艺术的享受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境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交流的意境。
江头雪屋知谁家,雪中冷艳空争华。
不知何郎闭东阁,坐看江梅初着花。
谷底春回犹未透,天寒袖薄姿微瘦。
黄昏有月谁复知,举世无花出君右。
人生一月几胡卢,枝犹在手霜满须。
湖边孤坐不饮酒,西湖处士空清臞。
知君不学崔斯立,幅巾漫对枯松株。
铁心虽冷白自胜,金缕醉歌欢岂无。
明朝花在有新句,诗成阿买还当书。
云冻风仍急,天低雪未收。
山寒飞鸟绝,江晚一蓑幽。
晓树梅初放,风帘絮自投。
孤鶱迷远鹤,痴立看饥鸥。
枥马归鞍速,韝鹰猎羽遒。
连城理睥睨,千骑冷貔貅。
何处回兰棹,谁人拥钓裘。
闭门怜我病,得句付君搜。
上瑞书三白,登年在九秋。
何当明月夜,同作广寒游。
道人悟无生,开轩有深意。
是身如芭蕉,妙语良默契。
婆娑坐芳丛,聊复此游戏。
秋风鸣环佩,晓露湿苍翠。
闭窗得阴多,凉簟惊雨细。
索句清梦馀,时能助幽思。
我亦个中人,平生会佳致。
此乐倘见分,杖策时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