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闻绝胜,万木碧峰高。
寺入千回径,城周百转濠。
闻钟如入定,见市不惊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时期,于分宜县钤山的登高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钤山闻绝胜”,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钤山美景的赞叹,暗示了此处风景之独特与超凡脱俗。接着,“万木碧峰高”一句,以“万木”和“碧峰”构成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画面,展现了山林的茂密与山峰的挺拔。
“寺入千回径,城周百转濠”两句,通过“千回径”和“百转濠”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登山路径的曲折蜿蜒,也暗示了通往寺庙的道路之幽静与神秘,同时侧面描绘了环绕城市的水道,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闻钟如入定,见市不惊嚣”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听到寺庙中的钟声,仿佛进入了内心的宁静状态,而即便是在繁忙的市井之中,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喧嚣所干扰。这两句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极眺生遐思,登临未觉劳”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产生的深邃思考,以及对攀登过程的感悟——即使经历了艰辛的攀登,但心灵的满足与愉悦使得这一过程变得不再劳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精神境界提升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