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不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维摩不二》由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首句“洞门常启客来稀”,描绘了一幅洞门常开却少有人来访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外界对个人内心的疏离。洞门象征着心灵的深处,而“客来稀”则表达了即使内心世界敞开,也难以吸引真正理解或共鸣的访客,寓意着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稀缺。
次句“碧草丛边野蕨肥”,转而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碧绿的草地与肥美的野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丰饶。这一景象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繁荣与人类内心世界的孤寂之间的反差,同时也暗示了在自然中寻找慰藉的可能性。
后两句“可笑流年空老大,惭无一德报恩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无法回报他人之恩的自责和愧疚。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行动与贡献,而非仅仅存在于时间的流逝之中。诗人通过自嘲和自省,反思了自己在生命旅程中的角色和价值,体现了对自我成长和道德责任的追求。
整体而言,《维摩不二》通过对比自然与内心、过去与现在的意象,以及对时间、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自我反省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白云山人夜坐山人将归天台即席赋此送之
桫椤树头月皎皎,共坐论诗天欲晓。
大星飞落沧江前,小虫啼遍墙根草。
我爱高人白云姿,对客长赋白云辞。
漫游群仙白银阙,拾得碧海珊瑚枝。
又载云軿下尘世,凉飙微动青霞袂。
一声铁笛彻长霄,鸾凤和鸣满云际。
高人读律仍读书,白头在堂辞我归。
殷勤綵服寿春酒,江城八月秋晖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