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飞湍(fēi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
寒蟾(hán c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蟾蜍不再叫唤的时候。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绵亘(mián gèn)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绵延不绝。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设险(shè xiǎn)的意思:设立陷阱或障碍物来阻止或陷害他人。
霜橘(shuāng jú)的意思:比喻经过严寒的冬季后,某些植物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象征坚韧不拔、逆境中仍能坚持的精神。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陶朱(táo zhū)的意思:指人的脸色红润,有血色。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夏原吉的《过太湖》描绘了太湖壮丽的自然景观。首句“滔滔绵亘五百里,三万六千馀顷宽”展现了太湖广阔无垠的水面,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接下来的“众渎西来天设险,三江东注海飞湍”则强调了湖水源头的险峻和东流的迅猛,如同天造地设的天然屏障。
“影摇霜橘金千树,光浸寒蟾玉一丸”通过比喻,写出了月光照耀下湖面泛起的金色光芒,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明亮月影,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欲问陶朱在何处,白鸥无语水瀰漫”借问历史人物范蠡(又称陶朱公)的去向,以白鸥无声和湖水茫茫象征其踪迹难寻,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山歌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
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
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
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
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
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
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
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
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
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
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
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
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奇。
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
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天山歌》【清·洪亮吉】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奇。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667c675b59e8b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