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日二首·其二》
《十四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穷冬苦寒,宽我欠裘褐

裘褐苟不备,道有犹絺葛。

童奴告言薪尽米复竭。

市籴不可赊,囊钱顾安得。

诗成讵堪煮,梅望当止渴

一笑谢儿曹,尔饥由我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备(bù bèi)的意思:没有准备好,没有做好准备。

告言(gào yán)的意思:传达消息或告诉别人要注意的事情

苦寒(kǔ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环境或困苦的生活。

穷冬(qi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严寒的冬季。

裘褐(qiú hè)的意思:指穿着朴素,衣着简单,不注重外表和装饰。

市籴(shì dí)的意思:指市场上的粮食收购和储存。

童奴(tóng nú)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被迫成为奴隶,形容人们受到剥削和压迫的悲惨境遇。

无苦(wú kǔ)的意思:没有痛苦,没有困难

薪尽(xīn jìn)的意思:薪尽意味着薪火已经燃尽,比喻资源或力量已经耗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

止渴(zhǐ kě)的意思:满足当前的需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注释
穷冬:严冬。
欠裘褐:缺少粗布衣服。
絺葛:细葛布。
薪尽:柴火用尽。
市籴:去市场买米。
赊:赊账。
囊钱:钱包里的钱。
讵堪:怎能用来。
煮:煮饭。
梅望:期待梅花。
止渴:解渴。
儿曹:孩子们。
拙:无能。
翻译
寒冬腊月并不苦寒,让我宽心没有穿的粗布衣服。
如果粗布衣服不够,路上的人们还得穿着细葛布衣。
小童突然告诉我,柴火已尽粮食又空了。
去市场买粮不能赊账,钱包里的钱又能从哪里弄来呢。
写完这首诗也无法煮饭充饥,只能期待梅花能解渴。
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的饥饿都是因为我无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十四日二首(其二)》。诗中,诗人描述了在严寒的冬季里,虽然天气并不十分寒冷,但他自嘲因为准备不足,没有足够的裘衣粗布来应对可能的需要。他提到家中童奴告知柴火已尽,米粮也快耗尽,去市场买粮又无法赊账,囊中的钱也显得捉襟见肘。在这种困境下,诗人以诗为食,聊以慰藉,笑对孩子们的饥饿,坦然承认是自己的疏忽导致了他们的困顿。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的豁达和责任感。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吴贞媛诗

贞哉王氏妇,结发从所天。

百年奉箕帚,中道成弃捐。

白首会一死,甘心即九泉。

婉婉桃李花,随时竞春妍。

漂泊风雨中,零落岐路间。

死者奚所憾,永为生者怜。

(0)

题九江秀色图

昔闻庐山谣,今见庐山高。

庐山之高几万仞,九江秀色不可招。

山南山北尽佳致,五百僧房密脾缀。

香炉直削金芙蓉,瀑布长拖青翡翠。

晴岚暖霭日夕浮,画图彷佛不得求。

谪仙仙去三千秋,安得起尔从之游。

(0)

客巩昌次韵答崔黄二公见寄二首·其一

离家今九月,踪迹似蓬飘。

河北重驱骑,洮西更渡桥。

思亲嫌梦短,报国觉心遥。

归路须先后,终期共造朝。

(0)

伤季高

气化嗟何极,英灵杳莫求。

共期文作冢,谁遣玉为楼。

灯火微茫夜,风尘澒洞秋。

平生交友意,魂梦结悲愁。

(0)

吴中客怀二首·其二

日暮凉风急,萧然一旅身。

酒边歌草草,画底唤真真。

乱㝱因多想,闲愁不为贫。

苦为怀土意,此际更伤人。

(0)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十

不眠亦何如,如醉不能醒。

幡然披衣起,仰视青天青。

惊飙戒高林,疏雨过广庭。

秋意殊可揽,河汉方西倾。

徘徊复徘徊,谁欤领兹情。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