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饮 马 长 城 窟 唐 /陈 标 日 日 风 吹 虏 骑 尘 ,年 年 饮 马 汉 营 人 。千 堆 战 骨 那 知 主 ,万 里 枯 沙 不 辨 春 。浴 谷 气 寒 愁 坠 指 ,断 崖 冰 滑 恐 伤 神 。金 鞍 玉 勒 无 颜 色 ,泪 满 征 衣 怨 暴 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谷气(gǔ qì)的意思:指因吃得饱而产生的满足感和精神愉悦的状态。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无颜(wú yán)的意思:指失去了面子、无地自容、难以抬头的心情。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玉勒(yù lè)的意思:指马儿的脖子上戴着玉饰,形容马儿的品质高尚。
战骨(zhàn gǔ)的意思:指战场上所流的鲜血和战士们的骨骸,比喻为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荣辱而英勇战斗。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无颜色(wú yán sè)的意思:没有色彩,指没有特定的意义或感情。
- 注释
- 日日:天天。
虏骑:敌人的骑兵。
尘:尘土。
年年:年复一年。
饮马:让马饮水。
汉营:汉朝的军营。
千堆战骨:无数的战死士兵的遗骨。
那知:哪里知道。
万里:辽阔的。
枯沙:荒芜的沙漠。
不辨:分辨不出。
浴谷:山谷中的。
气寒:寒气。
愁坠指:手指因寒冷而颤抖。
断崖:陡峭的悬崖。
冰滑:结冰且滑。
金鞍玉勒:装饰华丽的马鞍和缰绳。
无颜色:失去原有的光泽。
泪满征衣:泪水打湿了出征的衣服。
怨暴秦:对暴虐的秦朝统治表示怨恨。
- 翻译
- 天天风卷着敌人的尘土,年年马蹄踏过汉营的土地。
无数的战骨无人认领,辽阔的沙漠中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山谷寒气逼人,手指冻得发愁,悬崖结冰滑溜,生怕伤了心神。
华丽的金鞍玉勒马具失去了往日光彩,战士们泪湿征衣,满腔悲愤控诉暴秦的统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残酷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乱无穷和生命消逝的深切感慨。"日日风吹虏骑尘"和"年年饮马汉营人"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边疆连年战争频繁发生的情景,"虏骑"指的是北方民族的骑兵,而"汉营"则是唐军驻扎的地方。这里通过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事的描绘,传达出战争的长期和频发。
"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两句,则转折抒写了战争留下的惨烈后果。战死者的遗骨如同山丘般积累,而这些生命的消逝却没有人去关心和纪念;广袤的沙漠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干枯而失去了春天生机,暗示着战争毁灭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
"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两句,更进一步描绘出边塞的严寒和险峻。"浴谷"可能是指某个被战火波及的山谷,"气寒"表现了环境的冷酷,而"愁坠指"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悲哀;"断崖冰滑恐伤神"则通过对险峻之地和冰面上行走的困难与危险,表达出对生命安全的担忧。
最后两句"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直接指向了战争中物质文化的毁灭以及个人情感上的伤痛。"金鞍玉勒"本应是华丽的装饰,而现在却失去了光彩,暗示着战争摧毁了一切美好;"泪满征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造成的苦难和个人的悲哀,"怨暴秦"则指向了对历史上暴政统治者的不满与怨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于边塞战乱、生命消逝以及文化毁灭的深切忧虑和悲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