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广 州 劝 驾 一 首 宋 /刘 克 庄 番 禺 文 物 于 今 盛 ,闽 浙 彬 彬 未 足 夸 。丞 相 宅 曾 住 南 郭 ,鼎 魁 坊 止 在 东 家 。好 陈 董 子 三 篇 策 ,莫 看 唐 人 一 日 花 。珍 重 诏 书 相 勉 意 ,士 先 器 识 后 词 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彬彬(bīn bīn)的意思:彬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文雅。
词华(cí huá)的意思:指文辞华美、词句华丽的风格或表达方式。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番禺(pān yú)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绪烦乱、不安定。
南郭(nán guō)的意思:指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警示人们珍惜时间,珍惜机会。
器识(qì shí)的意思:指人的才智和见识。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唐人(táng rén)的意思:指唐朝时期的人,也泛指古代中国人。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相宅(xiāng zhái)的意思:指彼此互相往来、相互探望。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 注释
- 番禺:地名,古郡名。
文物:古代遗物、遗迹。
闽浙:福建省和浙江省的简称。
彬彬:形容文雅有礼。
未足夸:不足以自夸。
丞相宅:古代高级官员的住宅。
南郭:城南的郊区。
鼎魁坊:表彰功绩的牌坊。
止:仅,只。
东家:指某个特定的东道主或房主。
陈董子:指陈寿,三国时期蜀汉学者。
三篇策:指《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和《蜀书》。
莫看:不要只看。
一日花:比喻短暂的繁华。
珍重:重视,看重。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相勉:相互勉励。
器识:器量和见识。
词华:文辞华丽。
- 翻译
- 现在的番禺文物繁盛,闽浙两地的文雅也不足以自夸。
丞相府曾位于城南郊外,而鼎魁坊仅存于东家一带。
推崇陈董子的三篇策论,不要只看唐朝人的短暂繁华。
要珍视皇上的诏书,那其中包含了勉励士人的深意,品行和见识比文采更重要。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广州繁荣景象的诗句,反映了宋代广州的文物兴盛和经济发展。开篇“番禺文物于今盛”指的是广州(古称番禺)在当时文化遗产丰富、文物荟萃。接着“闽浙彬彬未足夸”则表达了诗人对福建、浙江地区的赞赏,认为这些地方虽然也很繁华,但与广州相比仍然不足以自夸。
下一句“丞相宅曾住南郭,鼎魁坊止在东家”中,“丞相宅”指的是历史上某位高官的住宅,而“鼎魁坊”则可能是当时广州的一个地名。这里传达了对古代名人旧居和历史遗迹的怀念。
接着“好陈董子三篇策,莫看唐人一日花”中的“好陈董子三篇策”可能指的是对陈子昂、董思恭等人的诗文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这里的“莫看唐人一日花”则是告诫人们不应只追求短暂的繁华,而应该像唐代那样追求长久的文化成就。
最后,“珍重诏书相勉意,士先器识后词华”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颁布的文告给予高度重视,并强调文学创作应以才德兼备的士人为先,器物识别在后,而追求辞藻华丽。
这首诗通过描绘广州的繁荣景象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赞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文学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