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闻暮鸦声,窗瞑已辍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鸣(āi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伤凄凉,像是在哭泣般的呼喊。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后者(hòu zhě)的意思:与前者相对,指在两者中的第二个或后面的那个。
空声(kōng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效果的空话、空谈。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旁人(páng rén)的意思: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也指旁观者或外人。
前者(qián zhě)的意思: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四飞(sì fēi)的意思:形容事物瞬间迅速消失或远离。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鸦阵(yā zhèn)的意思:指黑鸦成群地排列在空中的阵势,比喻人群密集、拥挤不堪。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最后(zuì hòu)的意思:
◎ 最后 zuìhòu
[final;posteriormost;last;ultimate;utmost] 在时间或次序上在所有其他的后面,最末
最后通牒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夏日傍晚在书房中纳凉时,观察到乌鸦归巢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乌鸦群飞的动态美,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行为和情感状态。
首句“每闻暮鸦声,窗瞑已辍读。”点明了时间背景——傍晚时分,诗人正在书房读书,听到窗外乌鸦的叫声,便停下了手中的书卷。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接着,“鸦阵日一过,乍空声肃肃。”描述了乌鸦群飞的壮观景象。每日一次,乌鸦们成群结队地飞过,当它们离开时,天空显得格外宁静,只有它们的叫声在空中回荡,显得肃穆而庄重。
“前者若得意,后者奋相逐。”通过对比,诗人描绘了乌鸦之间的互动。有的乌鸦似乎颇为得意,而紧跟其后的乌鸦则表现出追逐的急切,生动地展现了乌鸦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
“最后或两三,哀鸣飞更速。”描述了乌鸦归巢的尾声。最后的乌鸦可能只有两三只,它们在空中哀鸣着,飞行速度加快,急于找到栖息之所。
“怪问旁人言,市后有乔木。”诗人好奇地询问他人,为何乌鸦会在傍晚时分聚集在城市后面的树木上。旁人的回答揭示了乌鸦归巢的习性。
“日出鸦四飞,日入群就宿。”总结了乌鸦的生活规律,即日出时分散飞翔,日落时聚集成群寻找栖息地。
最后,“吁嗟复吁嗟,我岂如此鸦。”诗人感慨自己无法像乌鸦一样遵循自然的规律,表达了对乌鸦归巢生活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观察乌鸦归巢的过程,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