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寻 纪 道 士 偶 会 诸 叟 唐 /李 益 山 阴 寻 道 士 ,映 竹 羽 衣 新 。侍 坐 双 童 子 ,陪 游 五 老 人 。水 花 松 下 静 ,坛 草 雪 中 春 。见 说 桃 源 洞 ,如 今 犹 避 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秦(bì qín)的意思:避开像秦朝那样的暴政或者强大的对手。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陪游(péi yóu)的意思:陪伴一起游玩或旅行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侍坐(shì zuò)的意思:指侍候坐下,表示恭敬地侍奉。
水花(shuǐ huā)的意思:指水中溅起的花样状的水花,比喻事物的变化、发展或变化的情况。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羽衣(yǔ yī)的意思:指仙人披着的羽衣,比喻高贵、神圣的衣服或身份。
中春(zhōng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刻。
桃源洞(táo yuán dòng)的意思:指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宁静、理想的地方。
- 注释
- 山阴:指山的北面,这里可能是指道教活动的地方。
道士:指修道之人,可能是指隐居修行的高人。
映竹:竹林中的影子,形容道士的环境清幽。
羽衣:道士常穿的轻便长袍,象征仙风道骨。
侍坐:服侍坐下,表示对道士的尊敬。
双童子:两个小孩,可能是道士的弟子或随从。
五老人:可能象征着道教的五方神或者长寿的象征。
水花:形容流水的动态美。
松下静:松树下的宁静氛围。
坛草:道观中的草,可能象征着清修之地。
雪中春:即使在冬天,也充满生机。
桃源洞:虚构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和平之地。
避秦:逃避秦朝的战乱,暗指隐居避世。
- 翻译
- 在山阴处寻找道士,他的羽衣映照着翠竹的新绿。
两个小童侍奉他坐下,五个老者陪伴他游览。
松下流水花开得静谧,道坛上的草如春雪般洁白。
听说那桃花源,现在的人们还在躲避秦朝的纷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在山阴之地寻访一位道士,映衬着竹林,穿着轻便的羽衣,显得格外新鲜。道士身边有侍坐的双童子,给人以纯真无邪的感觉,同时陪伴他的还有五位老者,共同游历在这片静谧之地。
水花与松下相映,营造出一种清净悠然的氛围。坛草中蕴藏着雪中的生机,透露出一丝春意,令人感到即便是在严冬,也有生命力的萌动。
最后两句提到“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诗人通过对桃源仙境的描述,表达了对世外桃源、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逃离。这里的“避秦”不仅是指历史上的避秦,更有脱离尘世纷扰之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道士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隐逸自在的一种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六子·其二游康山,同吴天篆、潘原白
问康山。重门窈窕深藏,曲巷回环。
正路转层台百折,堂开峰顶三楹,萧然掩关。
良朋缓步跻攀。绕郭帆云樯影,隔江雾髻云鬟。
恰三月烟花,短垣纵目,万家楼阁,小亭徙倚,又见槛内名葩婀娜,枝头好鸟绵蛮。
客心闲。解衣坐啸忘还。
华胥引.题华胥杨妃春睡图
玉精临砌,绮阁移春,夜明帘影。
雾鬓烟鬟,四肢红玉轻云映。
罗巾汗拭桃花,恰海棠厮并。
翠枕支痕,睡起横波微晕。
好梦谁惊,似忽被、渔阳唤醒。
钿合钗分,谁想花冠不整。
早是粉本流传,画图重省。
一幅生绡,消得银屏昼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