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飙(fēng biāo)的意思:指风势猛烈,形容风势强劲猛烈。
孤馆(gū guǎn)的意思:指独自守望的寂寞之境,也用来形容孤独无依的处境。
寒炉(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火炉。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宋 陆游 《即事》诗:“雅闻 岷 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糝羹。”
鸿声(hó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宏大、洪亮,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声音。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帘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帷幕、帘子,也比喻掩饰、隐藏。
破愁(pò chóu)的意思:消除忧愁,解除烦恼。
声度(shēng dù)的意思:指声音的大小或响亮程度。
霜花(shuāng huā)的意思:霜花是指冰冻在物体表面形成的花纹,比喻事物的美丽和短暂。
雁鸿(yàn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离别、相聚的情景。
- 鉴赏
这首《踏莎行》由清代诗人唐芑所作,描绘了一幅孤寂凄清的冬夜图景。开篇“烟冷寒炉”,便营造出一种寒冷与孤独交织的氛围,炉火微弱,烟雾缭绕,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无助。接着,“月窥帘幕”一句,以月亮窥视帘幕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绕枝惊起南飞鹊”则通过鹊鸟的惊动,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下文的孤独情绪埋下了伏笔。接下来的“可堪孤馆闭清宵,雁鸿声度灯花落”两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身处孤馆中的孤独与无奈,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远处传来的雁鸿之声,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灯花的掉落,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絮被初温,风飙又作,更长数尽分明柝”几句,通过絮被的温暖与随后的风声,以及数不尽的柝声,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冷与孤独中挣扎的情景。絮被的温暖是短暂的慰藉,而风声和柝声则不断提醒着外界的冷漠与无情,使得主人公的孤独感更加深刻。
最后,“破愁未破梦难成,鬓丝莫怪霜花薄”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试图摆脱愁绪,但梦境却难以成真,鬓发的斑白与霜花的轻薄,既是岁月流逝的象征,也是主人公内心疲惫与无奈的写照。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挣扎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