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期待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日落之后,长廊中一个人孤独地徘徊的情景。随着夜色渐深,山间之月似乎在犹豫是否要从云层后探出头来,而那位名为钱山人的隐士,是否也会在此时悄然出现,与这静寂的夜色和等待的人相会。
诗中的“日落罢玄草”,玄草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象征,暗示着一天的结束,与日出相对应,形成时间的循环。长廊一徘徊,展现了一个孤独身影在长廊中游走,等待着什么或是思考着什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山月出未出”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月亮。它似乎在犹豫,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既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诗歌一种不确定的美感。这种等待的场景,不仅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期待与渴望。
最后,“幽人来不来”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等待。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那位隐居的高士,他是否会在月光下出现,与等待的人相遇?这一问句不仅表达了对未知的期待,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外界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期待。它不仅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想象与情感共鸣的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除月二十二日,乔文梁、洛闻将别余渡江,余亦由陆路之东亭,前一夕赠别
炉火还床罅。苦今宵、无人送酒,凭谁饷鲊。
掌大雪飞风更恶,一片冷光相射。
人同客、海陵城下。
正倚穷途相慰藉,早明朝、分手心先怕。
忍见汝,江帆挂。银涛滚滚长东泻。
料经过、寄奴山下。山光如画。
而我何缘当岁暮,翻向他乡策马。
正故国、冰坚难打。
此去东亭知己少,更无人、念我如君者。
书频寄,鸿堪藉。
一丛花.见乞花人
繁英如锦护疏篱。欲折问蛾眉。停梭软语窗纱里。
晕红颊、欲出佯迟。
挨鬓碍帘,兜裙避蔓,屐浅印香泥。
唾花袖底剪刀携。斟酌剪何枝。
柔红应手纤纤下,胆鉼内、尽许相宜。
花露未乾,高擎频嘱,休使湿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