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中杂兴》
《湘中杂兴》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湘渚草深鹎鵊鸣,湘江水清多芷蘅。

月明伊轧中流浆,疑是湘娥鼓瑟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鹎鵊(bēi jiá)的意思:形容人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鼓瑟(gǔ sè)的意思:指人们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用心弹奏瑟琴,形容人心情舒畅,愉悦自得。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湘娥(xiāng é)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伊轧(yī zhá)的意思:指人们因为争吵或争斗而发生冲突的情况。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边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湘渚的草丛、清澈的湘江、水中生长的芷蘅以及月光下的流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湘渚草深鹎鵊鸣”,开篇即以生动的鸟鸣声引入,仿佛在告诉读者,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鹎鵊的啼叫,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韵律感,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和谐共存。

“湘江水清多芷蘅”,接着描绘了湘江的清澈与丰富,芷蘅作为水中植物,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绿意,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在这里,水不仅仅是流动的载体,更成为了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月明伊轧中流浆,疑是湘娥鼓瑟声”,最后两句更是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月光下的流水仿佛在轻轻流淌,发出伊轧之声,诗人将其比作湘娥(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弹奏的瑟声,既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又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和灵魂。这种将现实与想象交织的写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湘江边夜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齐天乐.寄怀龙左臣明经朝辅广西,用姜白石韵

离怀梦断江郎赋。醒来尚闻君语。

昔日鮀城,今朝象郡,是我新添愁处。凭谁代诉。

况唧唧秋声,闷人机杼。

海外楼台,那堪此际说心绪。巴山依然夜雨。

奈骊歌唱去,难系桥杵。

天末风凉,双溪月落,定有相思同数。新词寄与。

好烦却凌波,递书神女。饭颗山头,莫吟诗太苦。

(0)

桃源忆故人.题亡友傅志丹太史维森书笺

重泉追悼修文召。好是芸窗同调。当日玉堂年少。

梦入生花笑。无端剩我风尘老。抛却朋从歌啸。

检点行装鳞爪。犹作烟云巧。

(0)

西江月.夜泊樟林港口

浩浩大江东去,迢迢红日西沈。维舟今夜荻花深。

诗思一泓清沁。寂寞三更渔火,苍茫四野蛩音。

客途乡梦好追寻。都付海天孤枕。

(0)

祝英台近.秋雨

登层楼,望极浦。无限暮山阻。

镇日愁人,最苦是秋雨。明明百炼钢金,又还分散。

巧缠绕、漫天丝缕。甚头绪。

正想塞雁书来,寻看又无据。

渺渺珠宫,屈戍锁将住。只今溅泪成河,惟凭柔橹。

轧轧向、斗牛摇去。

(0)

新雁过妆楼.马湘兰册

小苑新寒。多情绪、如何搅绕无端。

薄罗衫短,不合晚倚疏阑。

秋月春花干甚事,最怜老去马湘兰。可长叹。

昔年玉手,云鬓风鬟。

谁知萧萧院落,又古槐断柳,鹤梦阑珊。

琉璃砚匣,依旧研墨调丹。

写出风姿雨态,出尘处、居然登屈坛。

休回首、已芙蓉城掩,换了仙班。

(0)

虞美人.有赠

帘前试作双垂手。为尽杯中酒。销魂真个是倾城。

学画论诗心性又聪明。偷閒矾得鹅溪绢。

落日桃花院。明年何处醉看风。

记取琉璃砚匣映霞红。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