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边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湘渚的草丛、清澈的湘江、水中生长的芷蘅以及月光下的流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湘渚草深鹎鵊鸣”,开篇即以生动的鸟鸣声引入,仿佛在告诉读者,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鹎鵊的啼叫,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韵律感,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和谐共存。
“湘江水清多芷蘅”,接着描绘了湘江的清澈与丰富,芷蘅作为水中植物,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绿意,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在这里,水不仅仅是流动的载体,更成为了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月明伊轧中流浆,疑是湘娥鼓瑟声”,最后两句更是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月光下的流水仿佛在轻轻流淌,发出伊轧之声,诗人将其比作湘娥(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弹奏的瑟声,既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又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和灵魂。这种将现实与想象交织的写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湘江边夜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寄怀龙左臣明经朝辅广西,用姜白石韵
离怀梦断江郎赋。醒来尚闻君语。
昔日鮀城,今朝象郡,是我新添愁处。凭谁代诉。
况唧唧秋声,闷人机杼。
海外楼台,那堪此际说心绪。巴山依然夜雨。
奈骊歌唱去,难系桥杵。
天末风凉,双溪月落,定有相思同数。新词寄与。
好烦却凌波,递书神女。饭颗山头,莫吟诗太苦。
祝英台近.秋雨
登层楼,望极浦。无限暮山阻。
镇日愁人,最苦是秋雨。明明百炼钢金,又还分散。
巧缠绕、漫天丝缕。甚头绪。
正想塞雁书来,寻看又无据。
渺渺珠宫,屈戍锁将住。只今溅泪成河,惟凭柔橹。
轧轧向、斗牛摇去。
新雁过妆楼.马湘兰册
小苑新寒。多情绪、如何搅绕无端。
薄罗衫短,不合晚倚疏阑。
秋月春花干甚事,最怜老去马湘兰。可长叹。
昔年玉手,云鬓风鬟。
谁知萧萧院落,又古槐断柳,鹤梦阑珊。
琉璃砚匣,依旧研墨调丹。
写出风姿雨态,出尘处、居然登屈坛。
休回首、已芙蓉城掩,换了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