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适 远 宋 /陈 与 义 处 处 非 吾 土 ,年 年 备 虏 兵 。何 妨 更 适 远 ,未 免 一 伤 情 。石 岸 烟 添 色 ,风 滩 暮 有 声 。平 生 五 字 律 ,头 白 不 贪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更适(gēng shì)的意思:更加适合,更加合适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伤情(shāng qíng)的意思:指心情悲伤、情感受到伤害。
适远(shì yuǎn)的意思:适应远方的环境或情况。
贪名(tān míng)的意思:追求名利,贪图虚荣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吾土(wú tǔ)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五字(wǔ zì)的意思:指由五个字组成的词语,也可以指五个字的成语。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 翻译
- 每一处都不是我的故乡,每年都要防备敌人的军队。
为何不迁移到远方,这样至少能避免心中的哀伤。
石头岸边烟雾更显景色,傍晚风中的沙滩发出声响。
我一生致力于写五言律诗,直到白头也不为追求名声而烦恼。
- 注释
- 处处:每一处。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
年年:每年。
备虏兵:防备敌人的军队。
何妨:为何不妨。
更适远:迁移到远方。
未免:至少。
一伤情:心中的哀伤。
石岸:石头岸边。
烟添色:烟雾更显景色。
风滩:风中的沙滩。
暮有声:傍晚发出声响。
平生:一生。
五字律:五言律诗。
头白:直到白头。
不贪名:不追求名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适远》,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常年备战的无奈与心情。首句“处处非吾土”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漂泊之感,而“年年备虏兵”则暗示了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的不安定。诗人面对这样的境况,提出“何妨更适远”,流露出对未知远方的探索之意,试图借此排遣心中的苦闷。
然而,“未免一伤情”又透露出即使远离家乡,也无法完全割舍那份深深的乡愁。接下来的两句“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寓情于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绪。最后,诗人以“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作结,表明自己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即使白发苍苍,也无心追求世俗的名声,更显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身处动荡时局中的内心世界和对艺术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幽人归隐图
若有人兮遐方,被薜荔兮荷裳。
飧三芝兮五蕙,蹇幽独兮茅堂。
春日兮迟迟,春风兮微微。
鸣鸟兮喈喈,垂杨兮依依。
览佳辰兮何求,沛吾行兮兰舟。
时不可兮苟得,邈予怀兮中洲。
云冥冥兮欲雨,掇芳菲兮归处。
羌蹇修兮未来,聊纾迟兮容与。
次韵戴尚文游颜山三首·其一
颜山倚南斗,秀结鸿荒前。
昔有太素人,攀巢卧紫烟。
双龙作服御,据地生灵泉。
一餐日月精,永保龟鹤年。
朝结八极游,夜向三天眠。
一朝弃宇宙,遗迹成幽玄。
云洞关双扉,别有丹霞天。
我今望紫气,遐想穷山川。
吏部孙主事龙津清晓图
悠悠龙津水,远自庐峰来。
蜿蜒走溪壑,势与山俱回。
麓断众山尽,忽看天镜空。
澄波湛寒月,万景涵鸿濛。
此时得真赏,如游元化初。
振策起沙鸟,数里见潭鱼。
微风林下来,吹动浮云影。
灵气袭兰襟,洒然异人境。
朅来京国游,岁月随奔川。
几回故乡梦,飞落闽南天。
举首不可见,思之空留情。
寄声谢鸥鹭,愧负沧洲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