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饶破锦,甃井得残碑。
食古从蟫化,藏山问鹤知。
这首清代诗人何其超的《秋窗无事读贾长江集因效其体(其二)》表达了作者对于阅读古代典籍的独特感受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心有子云好”,借用扬雄(字子云)的典故,表达对深沉学问的向往,认为研读经典如扬雄般的思想是高尚的追求。然而,“时名真可嗤”则暗示了当时社会对纯粹学术追求的忽视,认为追求名声往往浮躁。
接下来两句“买书饶破锦,甃井得残碑”,通过描绘购买书籍时可能发现的残破之物,形象地展示了读书人对知识的执着,即使书籍破旧,仍能从中获取宝贵的知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古迹,如井壁上的残碑。
“食古从蟫化,藏山问鹤知”进一步深化了对学问的沉浸,这里以“蟫”(书虫)自比,表示自己沉浸在古籍中如同虫类吞噬书籍,而“藏山问鹤”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向古人智慧求索的决心,仿佛能从山川鹤鸣中得到答案。
最后两句“故人隔江水,空复鹿门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与故人相隔江水,只能在心中重温鹿门山(隐士居所)的期许,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读书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友情的怀念,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木叶彫已残,朔风尔毋劲。
况予心多愁,未堪役繁听。
感物徒悔劳,持理稍资定。
乾坤有万迁,元气挟全胜。
脱然释我怀,耳目返虚孕。
疾捲天关云,不滓海光净。
寂日供鬯游,吾还鼓佳兴。
行随觅橡童,纡回度松磴。
莫嫌市物贵,具备已云难。
流输乏远商,终虑门壁单。
压城数万家,人烟相簇攒。
不知何术存,经变仍能完。
侧耳听路议,亦或呼苦艰。
当较宿昔危,实操分外安。
矧闻赈抚吏,立法有绪端。
行看困泽鸿,重整翀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