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过于(guò yú)的意思:超过一定程度,过分。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角头(jiǎo tóu)的意思:指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或组织。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临镜(lín jìng)的意思:指人在镜前照镜,审视自己的形象或行为。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年深(nián shēn)的意思:指时间过去的很久,或者某事物经历了很长时间。
蓬发(péng fā)的意思:指头发散乱、茂盛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繁荣、兴盛。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少校(shào xiào)的意思:指军衔中的一种,少校是一种军官职衔,属于中级军官。在中国军队中,少校属于军衔制度中的一种。
深浑(shēn hún)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浑厚,有力量。
头巾(tóu jīn)的意思:头巾是一种用来包裹头部的布料,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思维、行为或态度保守、落后。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吾兄(wú xi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兄弟,也可以泛指亲属、朋友。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角头巾(jiǎo tóu jī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志气,有骨气。
- 注释
- 病瘴:长期患病,这里指疟疾。
浑秃尽:几乎掉光了头发。
胜置:承受得住,这里指戴不住。
角头巾:一种紧绷的头巾。
暗梳:悄悄地梳理。
蓬发:蓬乱的头发。
临镜:面对镜子。
私戴:私下佩戴。
莲花:可能指莲花形状的饰品。
耻见人:以见人为耻。
白发:白色的头发。
冠色:帽子的颜色。
银钉:比喻稀疏的白胡子。
颔中银:下巴上的白胡子。
四十:四十岁。
何况:更不用说。
六十身:六十岁的身体状况。
- 翻译
- 久病疟疾头发掉光,哪能再戴紧绷头巾。
暗中梳理蓬乱头发对着镜子羞愧,私下戴着莲花饰品见人感到耻辱。
白发比帽子的颜色还白,下巴上的胡须银钉稀少。
我四十岁已是这般模样,更何况我兄长已六十高龄。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品味出诗人的深刻情感和独特的思想。
首先,“病瘴年深浑秃尽,那能胜置角头巾。”这里,诗人用“病瘴”来形容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浑秃尽”则表达了头发稀少的程度。他自嘲连最简单的角头巾也戴不住,这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自我调侃和幽默感。
接着,“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他因为头发稀少而感到羞愧,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戴着简易的装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自尊心,也透露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在“白发过于冠色白,银钉少校颔中银。”这一段,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白发与冠上的白色,以及银钉的光泽,来强调自己已经衰老。这种通过具体物象的对比,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做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手法。
最后,“我身四十犹如此,何况吾兄六十身。”这里,诗人提到自己的年纪和状况,然后以此为参照,对比出他兄弟更高的年龄,暗示着对兄长更加深切的同情和理解。这种亲情的表达,充满了人间真挚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衰老状态的描绘,以及与家人的比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亲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答·其一
我喉已吞霜,我口复吞月。
吞霜吞月太粗豪,五脏心胸总清彻。
东家亦有人中清,一从年少名豪英。
文章馀事能用兵,蛇矛丈八折羽旌。
排成大阵将横行,太华屹立洪河倾。
螭腾豹躣哮虎鸣,斗胆可落突眼睛。
冲车突骑出不意,锋不可当声动地。
前军已胜后兵继,唱罢凯歌毡帐睡。
将军但筑受降城,老大不烦修武备。
五言出都日大雪
朔风万里来,一夜卷飞雪。
漫漫国门路,转毂失故辙。
鸟翼压不开,马蹄僵欲折。
问我行安之,衔命使胡羯。
君恩念勤远,敦遣礼无缺。
赐金戒私装,卜日出汉节。
太官载供张,厩马先简阅。
光华自难胜,敢复诉劳苶。
独哀徒御众,驱驰犯寒切。
每怀实靡及,勖尔保嘉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