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路(bàn lù)的意思:指在进行某项活动或计划时,中途突然中断或受到干扰。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殊绝(shū jué)的意思:独特而卓越,非常稀罕的事物或情况。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晚晴(wǎn qíng)的意思:晚上天气晴朗,指事情或局势在最后时刻发生好转。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中宿(zhōng sù)的意思:指人在中途休息或暂时停留。
竹泉(zhú quán)的意思:指清澈的泉水,比喻清廉、高洁的品质。
准拟(zhǔn nǐ)的意思:准备、计划
- 鉴赏
这首《雨中游翠微山》描绘了作者在雨中游览翠微山的景象与感受。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雨景的独特魅力。
首联“亭午翠微山半路,下看山底翠云生”,以“亭午”点明时间,即正午时分,此时山色正浓,翠绿如洗,仿佛山腰处浮起一片片翠绿色的云雾,生动地描绘出山色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颔联“客来准拟山中宿,雨至何妨洞里行”,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即使遇到下雨,也愿意深入山洞,享受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颈联“隔竹泉声初淅沥,傍岩花树转分明”,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雨中山间的宁静与生机。竹林中传来清脆的泉水声,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淅沥的声音;而周围的花树在雨水的滋润下,色彩更加鲜明,生机勃勃。
尾联“题诗携酒两殊绝,翻怪风烟报晚晴”,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中的愉悦心情。不仅在山水间题诗抒怀,还携带美酒,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两句“翻怪风烟报晚晴”,意为诗人感到奇怪,为何风雨之后,天空竟然放晴,这似乎是对眼前美景的赞颂,也是对大自然神奇变化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翠微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