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游河东》
《送友人游河东》全文
唐 / 项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ǒurényóudōng
táng / xiàng

tíngchēxiǎozhúqiánshānrán
gānxiāngyáojǐnnián

qíngjiànyànhuái驿wǎnchán
zòngjīngshízhùdōngnánshūxìnpi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饥馑(jī jǐn)的意思:饥馑指的是饥饿和饥荒,是指人们因长时间缺乏食物而导致的饥饿状态。

经时(jīng shí)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历经岁月的考验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书信(shū xìn)的意思:指书信往来,传递信息或交流思想的方式。

停车(tíng chē)的意思:停止行动或活动,暂时休息或等待。

注释
停车:停车休息。
晓:清晨。
干戈:战争。
乡:故乡。
饥馑:饥荒。
湖波:湖面。
雁:大雁。
槐驿:槐树下的驿站。
晚无蝉:夜晚没有蝉鸣。
纵:放任。
东南:东南方向。
书信偏:书信稀少。
翻译
在拂晓停车点上蜡烛,一句话让我泪流不止。
道路远离了战乱的日子,故乡却正处在饥荒的岁月。
晴朗的湖面清晰可见南飞的大雁,傍晚的槐树下听不到蝉鸣。
不要长久停留,因为东南方向的书信总是特别稀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首句“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表达了送别时刻的哀伤,朋友之间一言相托,已是泪水涟涟。

次句“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则透露出对远方旅途的艰难与家乡长期饥饿的忧虑,"干戈"形容道路的崎岖不平,"饥馑年"则是对家乡未来命运的担心。

第三句“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自然景象。湖面波澜不兴,偶尔可见飞过的大雁,而晚上则是宁静得连虫鸣声都没有。

末句“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嘱咐,不要在此久留,以及对未来联系方式的一种期盼,希望通过书信能够得到彼此的消息,尤其是从东南方向来的信息,更为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以及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的渴望。

作者介绍
项斯

项斯
朝代:唐   字:子迁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金茅山房读书歌贻吴山带

出游五岳任两足,渴饮三湘便一腹。

名山历尽能几时,且住金茅茹山蔌。

金茅山下茅半閒,主人爱客如爱山。

澹澹流水写情性,浮云来往怡心颜。

我来怜我太无学,置书引客登高阁。

病夫耳目各为主,不见精微见糟粕。

释书三起谢古人,挥手入山种灵药。

灵药初芽合作丸,大珠小珠光错落。

持来照见古人心,不令古人空寂寞。

(0)

招隐诗·其一

薄暮瞻庭除,庭槐微风发。

披衣试素琴,搴帷见明月。

皤皤漆园吏,拮据乱世哲。

世途险以难,中道易故辙。

贫贱夙所安,荣华焉所设。

幽谷有崇兰,怀芳度严节。

贮以文草筐,佩以夜央缬。

如何妙佳人,旷今音尘绝。

(0)

到辽阳呈剩师叔

深雪夜行尽,严风昼复吹。

尺书欣已达,稽首竟无辞。

欲话匡山苦,徒令老大悲。

未堪供棒喝,不是汾州儿。

(0)

夜雪

夜寒无那自开扉,天地冥冥静有辉。

莫学当年梅子咏,恐他持去织弓衣。

(0)

五微

阴景去何促,阳和转尚微。

若将虚夜色,无复拟朝晖。

热处终难待,寒中初易违。

且寻峰顶侣,云雾共相依。

(0)

中秋冯紫光过雷峰二首·其二

客心差不俗,僧况亦殊清。

共坐长林下,难忘故国情。

水流寒雁影,林噪暮鸦声。

郑重怜兹日,蒹葭白露盈。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