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应寒尚阻,还是湿慵飞。
欲践秋前约,徒开柳下扉。
这首明代诗人闻华卿的《社日待燕》,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久雨初晴后,诗人等待归燕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微妙联系。
首句“积雨逢新社”,点明了时令背景,春雨连绵之后迎来了社日,即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次句“巢空燕未归”,写出了燕子因雨水而未能及时返回筑巢的状态,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接着,“岂应寒尚阻,还是湿慵飞”两句,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燕子迟迟不归原因的思考,既可能是天气寒冷,也可能是雨水使它们感到慵懒不愿飞行,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细腻观察。
“欲践秋前约,徒开柳下扉”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行动。尽管燕子未归,但诗人仍怀揣着秋天相聚的约定,试图打开柳树下的门扉,似乎在等待或期盼着什么。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关注,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等待。
最后一句“花才遍朱雀,巷莫认乌衣”以花满朱雀街巷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花儿盛开,巷陌繁华,却无人能辨识昔日的乌衣巷,暗含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