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谢超宗所作的《齐太庙乐歌十六首》中的第十一首《凯容乐》,它以庄重的笔触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神圣与庄严。
“神宫懋邺,明寝昌基。” 开篇即点明祭祀地点,神宫懋邺,明寝昌基,意味着祭祀的场所神圣而显赫,是国家精神的象征。
“德凝羽缀,道鬯容辞。” 描述了祭祀时的礼仪与道德的凝聚,羽缀代表了祭祀服饰的华美,道鬯则暗示了祭祀活动的虔诚与对道德的遵循。
“假我帝绪,懿我皇维。” 这两句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皇室血脉的传承,假我帝绪,懿我皇维,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
“昭大之载,国齐之祺。”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个祭祀的意义,昭大之载,国齐之祺,昭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以及对国家、祖先和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
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
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
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
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
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
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
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唐·李端】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267c68a0ed0598462.html
送郑宥入蜀迎觐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送许寿下第归东山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
却是高人起,难为下第归。
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
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