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外野寺》
《郭外野寺》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野寺人烟觚棱殿兀然。

瓦垆双足折,土偶半身全。

鸟去阶留篆,蜗藏壁带涎。

阎浮苦海何处安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禅(ān chán)的意思:安心宁静地修禅修行。

半身(b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只有一半露出或暴露在外面。

壁带(bì dài)的意思:指城墙或围墙。比喻有坚固的防守措施,形容安全稳固。

觚棱(gū léng)的意思:指物体的棱角突出、锋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苦海(kǔ hǎi)的意思:指人生处境困苦、痛苦的境地。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土偶(tǔ ǒu)的意思:指形象粗陋、毫无艺术价值的艺术品或工艺品。

阎浮(yán fú)的意思:阎浮是佛教中的一个名词,指地狱的一种。成语“阎浮”引申为形容非常黑暗恶劣的环境或处境。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郭外野寺》描绘了一座偏远寺庙的孤寂景象。首句“野寺远人烟”展现了寺庙位于郊野,远离世俗喧嚣,显得静谧而偏僻。接下来的“觚棱殿兀然”描述了殿宇孤独矗立,暗示着僧侣可能不多,或是环境荒凉。

“瓦垆双足折,土偶半身全”细致刻画了寺庙的破败,瓦砾残缺,土制的偶像也只剩一半,显示出岁月的侵蚀和无人问津的凄凉。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一种衰败与荒芜的气息。

“鸟去阶留篆,蜗藏壁带涎”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与寺庙的交融,鸟儿离去后,只有篆刻般的痕迹留在台阶上,而墙壁上则有蜗牛爬过的痕迹,暗示着生命的痕迹虽在,但生机已逝。

最后两句“阎浮俱苦海,何处可安禅”以佛教的比喻收尾,将人间比作苦海,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整首诗以景寓情,寓含深沉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

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

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

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

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

(0)

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

青青草色满江洲,万里伤心水自流。

越鸟岂知南国远,江花独向北人愁。

生涯已逐沧浪去,冤气初逢涣汗收。

何事还邀迁客醉,春风日夜待归舟。

(0)

送建州陆使君

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

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0)

使回赴苏州道中作

春风何事远相催,路尽天涯始却回。

万里无人空楚水,孤帆送客到鱼台。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七叉鱼

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照见游泳鱼,一一如清昼。

中目碎琼碧,毁鳞殷组绣。

乐此何太荒,居然愧川后。

(0)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其三

方朔家贫未有车,肯从荣利舍樵渔。

从公未怪多侵酒,见客唯求转借书。

暂听松风生意足,偶看溪月世情疏。

如钩得贵非吾事,合向烟波为五鱼。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