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窜迹(cuàn jì)的意思:指人或动物迅速地行进或逃跑。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高意(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情意、崇高的意愿。
孤闷(gū mèn)的意思:孤独寂寞,心情郁闷。
荆卿(jīng qīng)的意思:指忠诚、义气的朋友。形容朋友之间关系深厚,相互忠诚。
路岐(lù qí)的意思:指道路分岔,比喻事情发展到了关键的时刻,需要作出选择。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巷陌(xiàng mò)的意思:指街巷、市场。形容繁忙、热闹的街道或市场。
燕雀(yàn què)的意思:小鸟燕雀无法理解大雁鸿鹄的志向和抱负。形容人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高远的目标。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佣耕(yōng gēng)的意思:指雇佣他人进行农耕,比喻利用他人的力量来从事某项工作。
- 鉴赏
这首诗《孤闷三首(其三)》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绕田燕雀傍佣耕”,以燕雀围绕农田,旁观农人劳作的场景起笔,象征着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接着,“投耒登高意未平”一句,描述了农人放下农具,登上高地,心中却难以平静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窜迹巳甘髡季布,歾身岂敢笑荆卿。”这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季布因得罪汉高祖刘邦而逃亡,后被赦免;荆轲刺秦王失败,身死名裂。诗人以这两个历史人物自比,表达了自己虽遭受不公但仍能接受命运安排的豁达,同时也对历史上那些为理想不惜牺牲的英雄表示敬意,但又不敢轻易效仿他们的决绝。
“杨花巷陌春三月,杜宇山河怨五更。”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杨花飘落的巷陌景象,以及杜鹃鸟在夜晚哀鸣的山河画面,借以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莫怪路岐多恸哭,不堪孤闷诉流鶑。”诗人直抒胸臆,解释了为何在旅途中会多次痛哭,是因为无法向飞过的流莺倾诉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他渴望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时的孤独、哀愁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湘江静.五更发京口至瓜洲作
贴梦芳洲思撷杜。又匆匆、挂帆东溯。
微微风色,濛濛潮气,弄萧萧江树。
递过碧天声,杂城笛、山钟津鼓。
烟明柳渚,月斜柁楼,谁怜我、此时绪。
宿酒醒,残烛炷。凭红舷、薄襟愁露。
萍鸥忽泛,林鸦渐语,更云鸿遥度。
玉蕊已无亭,萧梁客、飘零何处。
平峦一剪,残星几点,隋堤去路。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八并序
七里塘,重五序。都载画船住。
灯障流苏,彩凤入窗柱。
模糊蘸水衣香,压筵酒气,夹茉莉、香风来去。
叩弦语。甚般腻翠膏红,未称曳纨素。
倘再游时,莫趁众喧聚。
要看杨柳青山,芰荷明月,还要听、荻芦凉雨。
高阳台.春初泛西湖
拨棹中流,来寻旧梦,山痕略有烟遮。
细雨长堤,三年不踏杨花。
低枝便向东风转,到青时、我已天涯。
待归来,怕又啼莺,换了栖鸦。
堪他绰约双鬟女,坐邻船背影,泥唱琵琶。
知否愁侬,年年久厌离家。
要拚一醉无人劝,便听歌、豪兴都差。
且回舟,好趁城阴,日未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