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偈·其十一》
《十二时偈·其十一》全文
唐 / 文偃   形式: 偈颂  押[物]韵

黄昏戌,把火寻牛是底物

素体相呈却道非,奴郎不弁谁受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火(bǎ huǒ)的意思:点燃火焰,引申为激发情绪或引起争端。

底物(dǐ wù)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实质。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受屈(shòu qū)的意思:指受到不公正待遇或冤屈,遭受委屈。

素体(sù t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基本面貌、本质或根源。

体相(tǐ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身体状况或相貌。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偈(其十一)》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哲理性的表达,探讨了存在与认知、真实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黄昏戌,把火寻牛是底物。” 开篇以黄昏时分,人们在黑暗中寻找事物的情景为背景,象征着在混沌或未知中探索真理的过程。这里的“把火寻牛”既是一种实际的行为,也隐喻着在心灵深处寻找自我或真理的努力。

“素体相呈却道非,奴郎不弁谁受屈。” 后两句则深入探讨了认知与现实的关系。 “素体相呈”可能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相,而“却道非”则表达了对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之间差异的认识。这里“道非”可以理解为认识到事物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或真相。接着,“奴郎不弁谁受屈”运用比喻,将个体比作“奴”,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感到困惑和不公,而“不弁”意味着无法辨明是非,暗示了在追求真理或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遭遇的困惑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认知与外部世界的关联,以及在探索真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挑战。

作者介绍
文偃

文偃
朝代:唐   籍贯:姑苏嘉兴   生辰:?—949

(?—949)五代时南汉高僧。姑苏嘉兴人,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猜你喜欢

拟古七十首·其二十六郭弘农璞游仙

东海焉可耕,衡庐不足家。

常闻金天女,漱液若木华。

高掌郁千寻,上有青莲花。

拍手呼鸾鸿,竦身凌紫霞。

子晋相绍介,洪崖御我车。

朱唇粲贝齿,永愿托姻娅。

碧藕吐瑶丝,火枣纷如瓜。

玉盎澄天酒,龙虎卫灵砂。

欢乐光景驶,千岁未为遐。

(0)

读史有感十二首·其二

子长负奇气,少多贤豪游。

堕身蚕室间,戢影旃孟俦。

推毂岂不廑,惧为君子羞。

彊戚䘍东都,帷幨运奇猷。

金章耀左貂,济济十九侯。

黄屋日以卑,炎烬掷洪流。

唶哉履霜叹,千载有遗忧。

(0)

寓怀·其二十九

在天恶疾风,飘飖无定期。

一决土囊口,迭宕不支持。

强排浮云出,又复拘阂之。

吹沙荡青冥,日月改光辉。

波涛甘湛溺,借汝发其私。

此物何足论,但恐伤天威。

(0)

树中草

共承雨露恩,俱作青袍色。

方朔与侏儒,根柢不相直。

(0)

乌夜啼·其一

窗前白颈乌,双飞复双栖。

不知何懊恼,犹自恰恰啼。

(0)

安东平·其二

惭愧小星,导郎归程。要郎指誓,莫负此星。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