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腊里:农历十二月。
花开:花朵开放。
已:已经。
迟:晚。
西湖: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湖泊。
十月:农历十月。
见:看见。
琼肌:比喻洁白如玉的肌肤。
岭头:山岭的顶部。
犹:还,仍然。
说:讲述。
南枝:南方的树枝。
暖:温暖。
却:转折,反而。
向:朝着。
淮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觅:寻找。
北枝:北方的树枝。
- 翻译
- 腊月里的花儿已经开放得晚了,
在西湖十月份就能看到洁白如玉的花朵。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盱眙军无梅郡圃止有蜡梅两株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蜡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自然界生命力强的赞美。
"腊里花开已是迟,西湖十月见琼肌。岭头犹说南枝暖,却向淮南觅北枝。"
其中,“腊”指的是腊梅,即蜡梅,通常在冬末春初时节开放。“腊里花开已是迟”,意味着蜡梅的花朵已经在这个季节中较晚才开始绽放。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等待。
“西湖十月见琼肌”,则描写了西湖在农历十月时,蜡梅花开的情况。这里的“琼肌”形容花瓣洁白如玉,美丽动人。
“岭头犹说南枝暖”,诗人提到岭南(通常指中国南方地区)的树枝依旧温暖,这里的“暖”不仅是温度上的,也象征着生命力旺盛。
最后一句,“却向淮南觅北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更北方的蜡梅,可能是在追求更加难得的美丽,或是出于对自然界更深层次探索的欲望。
整首诗通过蜡梅这种坚韧不拔、在严寒中绽放的花朵,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春天到来的热切期待,以及他对大自然美景无限赞赏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子虡
人生恨无年,我老已烂熟。
退耕镜湖上,风雨有茅屋。
事君阙补报,得此不啻足。
馀年尚几何,袅袅风中烛。
大儿戍塞垣,驰马佩矢箙。
去家千馀里,辛苦就微禄。
书来续三纸,语悲不忍读。
遹弟在我傍,亦复泪溢目。
门户嗟日衰,持守赖家督。
雪云暗淮天,念汝方露宿。
闻蝉思南郑
昔在南郑时,送客褒谷口。
金羁叱拨驹,玉碗蒲萄酒。
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
回鞭指秦中,所惧壮心负。
人生岂易料,蹭蹬十年后。
蝉声恍如昔,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
岂无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春和初迁坐堂中
九月天始霜,泽中多烈风。
东厢寻丈地,聊以安我躬。
薪炭南山来,地炉晨暮红。
二月春始和,如虫思奋蛰。
草堂虽褊小,门户随事葺。
辟窗对小山,峰嶂争嶪岌。
笔砚陈横几,图书罗矮床。
颉颃燕雀声,左右兰茝芳。
有时苦顽痹,杖藜寄相羊。
折花与弄水,自适亦何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