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汴梁有感》
《汴梁有感》全文
明 / 王云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霸主荒台空突兀隋堤残柳正萧疏

耕夫不识市朝变,野寺犹存宫殿馀。

士惯悲歌故俗,土含燐血已穿渠。

抱城浊浪何时息,汉策今惭总不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霸主(bà zhǔ)的意思:指统治者或掌握权力的人,也可指在某一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或事物。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耕夫(gēng fū)的意思:指农民,特指从事耕种工作的农夫。

宫殿(gōng diàn)的意思:宫殿是指帝王居住的宏伟建筑物,引申为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场所。

故俗(gù sú)的意思:指古代的风俗习惯或传统习惯。

汉策(hàn cè)的意思:指智勇双全的人,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市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官府。也用来形容执政者的统治。

隋堤(suí dī)的意思:指随意放纵、毫无节制的行为。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鉴赏

这首《汴梁有感》由明代诗人王云凤所作,通过对汴梁古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代更迭的感慨。

首句“霸主荒台空突兀”,描绘了昔日繁华的霸主之台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废墟,突显出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接着“隋堤残柳正萧疏”一句,以隋堤上的残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衰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耕夫不识市朝变,野寺犹存宫殿馀”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于历史巨变的无知,他们依然在古老的土地上耕作,生活如常;另一方面则展现了自然环境中的古老遗迹,如寺庙中还保留着宫殿的痕迹,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士惯悲歌成故俗,土含燐血已穿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士人习惯了在悲歌中缅怀过去,这成为了一种传统的习俗;而大地深处,曾经的战火与牺牲,已经融入了土壤之中,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最后,“抱城浊浪何时息,汉策今惭总不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与反思。浊浪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何时才能平息?而“汉策今惭总不如”则是对当前政策的质疑与不满,暗含着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反思。

整体而言,《汴梁有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忧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云凤
朝代:明

(1465—1517)明山西和顺人,字应韶,号虎谷。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劾太监李广,下狱,降知州。后升陕西提学佥事,历副使、按察使,召为国子祭酒,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与王琼、乔宇同科中进士,号称河东三凤。
猜你喜欢

近故二首·其二

近故维扬老,威仪本汉官。

才高《三礼赋》,心折一泥丸。

露气金盘湿,箫声碧落寒。

空馀茂苑树,鹃血几时乾?

(0)

浦东女

浦东钜室多豪奢,浦东编户长咨嗟。

丁男殉俗各出赘,红女不暇亲桑麻。

鹁鸠呼雨楝花紫,大麦饮香胜小米。

一方青布齐裹头,赤脚踏车争卷水。

水低岸高力易歇,反水上田愁漏缺。

谷种看如瓜子金,野鸦不衔田鼠窃。

黄草衣薄风披披,日色照面苍烟姿。

南邻北伴更贫苦,糠籺糜粉随朝齑。

阿㜷送茶相向语,钜室新为州府主。

妻拜夫人婢亦荣,绣幰朱轮照乡土。

羊牛下来鸡欲栖,汪汪泪眼数行啼。

女自身长苦非一,归路白杨斑竹西。

(0)

题垂虹桥亭

长虹垂绝岸,形势压东吴。

风雨三江合,梯航百粤趋。

葑田连沮洳,鲛室乱鱼凫。

私怪鸱夷子,初心握霸图。

(0)

黑水洋

涉海才经五日期,深洋一望黑淋漓。

波摇月夜人先见,船过雨天龙未知。

险胜吕梁漂鹢处,悲同巫峡泣猿时。

平生一段乘桴意,莫为微躯到此疑。

(0)

又湖州作四首·其二

五十狂夫心尚孩,不容俗物相填?。

兴来自控玉蹄马,醉后不辞金当杯。

海燕来时芹叶小,野莺啼处菜花开。

春衫已备红油盖,不怕城南小雨催。

(0)

女史咏十八首·其六关盼盼

冢上白杨今十年,楼头燕子尚留连。

铜台多少丁宁恨,谁向西陵望墓田。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