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主(bà zhǔ)的意思:指统治者或掌握权力的人,也可指在某一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或事物。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耕夫(gēng fū)的意思:指农民,特指从事耕种工作的农夫。
宫殿(gōng diàn)的意思:宫殿是指帝王居住的宏伟建筑物,引申为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场所。
故俗(gù sú)的意思:指古代的风俗习惯或传统习惯。
汉策(hàn cè)的意思:指智勇双全的人,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市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官府。也用来形容执政者的统治。
隋堤(suí dī)的意思:指随意放纵、毫无节制的行为。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 鉴赏
这首《汴梁有感》由明代诗人王云凤所作,通过对汴梁古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代更迭的感慨。
首句“霸主荒台空突兀”,描绘了昔日繁华的霸主之台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废墟,突显出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接着“隋堤残柳正萧疏”一句,以隋堤上的残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衰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耕夫不识市朝变,野寺犹存宫殿馀”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于历史巨变的无知,他们依然在古老的土地上耕作,生活如常;另一方面则展现了自然环境中的古老遗迹,如寺庙中还保留着宫殿的痕迹,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士惯悲歌成故俗,土含燐血已穿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士人习惯了在悲歌中缅怀过去,这成为了一种传统的习俗;而大地深处,曾经的战火与牺牲,已经融入了土壤之中,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最后,“抱城浊浪何时息,汉策今惭总不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与反思。浊浪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何时才能平息?而“汉策今惭总不如”则是对当前政策的质疑与不满,暗含着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反思。
整体而言,《汴梁有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忧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浦东女
浦东钜室多豪奢,浦东编户长咨嗟。
丁男殉俗各出赘,红女不暇亲桑麻。
鹁鸠呼雨楝花紫,大麦饮香胜小米。
一方青布齐裹头,赤脚踏车争卷水。
水低岸高力易歇,反水上田愁漏缺。
谷种看如瓜子金,野鸦不衔田鼠窃。
黄草衣薄风披披,日色照面苍烟姿。
南邻北伴更贫苦,糠籺糜粉随朝齑。
阿㜷送茶相向语,钜室新为州府主。
妻拜夫人婢亦荣,绣幰朱轮照乡土。
羊牛下来鸡欲栖,汪汪泪眼数行啼。
女自身长苦非一,归路白杨斑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