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盂城驿至安平三绝句·其二》
《自盂城驿至安平三绝句·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涧流七二绕城趋,城势中防覆一盂。

闻说年年秋涨后,市门纤道尽行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涧流(jiàn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连绵不断。

尽行(jìn xíng)的意思:尽量去做,全力以赴去行动。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秋涨(qiū zhǎng)的意思:指秋天水位上涨,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形势迅速变化。

市门(shì mén)的意思:指城门,也指城市。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纤道(xiān dào)的意思:指非常狭窄的道路或通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盂城驿至安平沿途的自然景观与地理特色,充满了生动的视觉效果和深邃的意境。

首句“涧流七二绕城趋”,以“涧流”起笔,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溪流环绕城市奔腾而过的景象,其中“七二”可能是指溪流的曲折蜿蜒,或是溪流数量之多,营造出一种灵动活泼的氛围。“绕城趋”则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动态美,仿佛溪流在城市周围轻盈地穿梭。

次句“城势中防覆一盂”,进一步描述城市的布局与地形特点。这里将城市比作一个倒扣的“一盂”,形象地展现了城市在地理上的独特形状,仿佛一座被自然环抱的盆地或山谷中的小城,强调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第三句“闻说年年秋涨后”,转而讲述季节变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秋天的涨水,不仅带来了水位的上升,也预示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随着时间流转而变化的画面。

最后一句“市门纤道尽行凫”,描绘了涨水后的景象,市门与狭窄的道路被水淹没,鸭子在水中自由游弋。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水涨带来的生活变化,又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盂城驿至安平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特征,以及季节变化对当地生活的影响,富有诗意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王行父

落日洞庭春,行云楚江色。

千里送佳人,黄鸟思何极。

郊原赏已隔,洲渚望犹积。

时蕊未堪飞,况乃纷离席。

(0)

题小画碑二首·其二龙

沧海有神龙,鱼潜在池沼。

指顾奋风雷,行霖霄汉表。

(0)

摹写陆行风景亦促句换韵

青草连天一色空,长庚西见启明东,马蹄信步踏春风。

燕台杳渺日引领,盘羞苜蓿枵腹忍,第恐囊中诗句窘。

路傍花鸟触兴新,下马村酤竹叶春,风月伴我成三人。

(0)

范秀屏表叔就访庵中

夜宿禅房不掩扉,山松风撼响如雷。

多君不远携琴觅,对榻长谈待晓晖。

(0)

寄贵宁兵宪油铭二兄

炎天万里隔黔阳,云树音书滞一乡。

花萼春深应秀丽,雁鸿秋好欲翱翔。

君耑南镇兵权重,我倦西游剑气长。

闻道靖苗需猛士,可能推毂绿沉鎗。

(0)

送黄愧知返闽

漫携书剑过端州,端水源来处处流。

绛帐昔誇桃李富,黄堂今际凤凰游。

无鱼肯信空弹铗,跨鹤那堪独漾舟。

归去八闽多著述,词华应续鲁春秋。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