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鸣常愧雁,以智不如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恩遇(ēn yù)的意思:指受到他人的恩惠和待遇。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亡羊(wáng yáng)的意思:指失去了羊,也泛指失去了东西或者失去了机会。
衔恩(xián ēn)的意思:表示心怀感激,对别人的恩德心存感激之情。
羊子(yáng zǐ)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不宽容、不大度。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中更(zhōng gēng)的意思:指夜间更换更夜的工作。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的《南行感怀四十首》中的第三十七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别离、忠诚与选择的复杂情感。
首句“常时怀脉脉”,诗人以“脉脉”形容内心深处的深情与思念,表达了一种长久而深沉的情感状态,仿佛心中总有一股温柔的力量在默默涌动,难以言表却又时刻萦绕心头。
接着,“欲去更迟迟”,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内心的犹豫与不舍更加明显,每一次想要离开的动作都显得格外迟缓,似乎每一次的迈出都是对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只是衔恩遇,非关重别离”,这两句揭示了诗人情感的深层原因。他之所以如此深情,是因为感激与珍惜那些给予他恩遇的人或事,而非单纯因为别离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既包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对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的珍视。
“能鸣常愧雁,以智不如葵”,诗人将自己比作雁与葵,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与智慧的谦逊态度。雁能高飞远行,传递信息,而自己却只能低吟浅唱;葵虽知向阳而生,但智慧不及葵,无法像葵那样坚定地追求光明。这不仅是自谦,也是对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最后,“借问亡羊子,岐中更有岐”,诗人以一个疑问结束,引人深思。亡羊子的故事寓意着迷失与寻找,而岐中的歧路则象征着人生的多选与抉择。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生道路选择的问题,即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以及在选择之后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路径可走。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命运的选择,也触及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别离、忠诚、选择等主题的深入探索,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
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
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
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
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
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
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
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
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
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
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
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送僧归江南
洗足北林去,远途今已分。
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
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
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