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五》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五》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金匙磲碗绛纱笼,玉莹珠圆颗颗同。

愿采豳风七月要知稼穑三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豳风(bīn fēng)的意思:指古代豳国的风俗习惯,也用来形容古代的乐曲。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绛纱(jiàng shā)的意思:绛纱是指一种红色的细布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三农(sān nóng)的意思: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称,也是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事物。

纱笼(shā lóng)的意思:比喻言语或文章拘束、不自由。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玉莹(yù yíng)的意思:形容玉石的光亮洁白。

重三(zhòng sān)的意思:指重视第三者的意见或建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侍奉世子向蜀王进献珍馐的场景,充满了皇家的奢华与庄重。诗中的“金匙磲碗”、“绛纱笼”、“玉莹珠圆”等词汇,生动地展现了食物与器皿的精美,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华贵的氛围。

“愿采豳风歌七月”,引用了《诗经·豳风》中的内容,表达了对古代农事的敬仰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要知稼穑重三农”,则直接点明了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价值,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物质的丰富与精致,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观,是对古代农耕文明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子文致君九日用安字韵聊亦同赋

旅食京华秋又残,旧游真似梦槐安。

閒居浪说重阳好,尘世端知一笑难。

黄菊已堪增怅恨,白衣无复慰荒寒。

马头明月应相笑,依旧红尘满客鞍。

(0)

秋雨得云字

一室萧然半掩门,檐牙悬溜喜初闻。

栖鸦不动寒偎树,过雁无声冷贴云。

历耳半随风淅沥,舞阶仍带叶缤纷。

隔篱为问东皋叟,麰麦前春定十分。

(0)

韩侯晁仲许送名酒渴心生尘以诗促之

好在银瓶秋露光,借君云梦到枯肠。

解浇万里客愁破,暂吐十年黄卷香。

江水苦摇梁苑梦,海棠新学汉宫妆。

天东四月春如许,坐待白衣投醉乡。

(0)

题杨石泉宫保昌浚奏议诗集造像后·其一

罗山底子谁耆宿,近古宏农一尚书。

遗像清高见英采,文章燀赫照威弧。

沅湘光气腾珠牒,淮海家声授宝符。

名遂身归非佚老,宗臣忧国比三闾。

(0)

庚子落叶词同李亦元王聘三作·其二

赤阑迥合翠沦漪,帝子精诚化鸟归。

重璧招魂伤穆满,渐台持节召贞妃。

清明寒食年年忆,城郭人民事事非。

湘瑟流哀弹别鹤,寒鱼衰雁尽惊飞。

(0)

今陕甘总制杨石泉尚书卸署福州将军由闽航海莅沪令于军中曰浮江沂汉车骑出潼关度岁西安弭节兰州于时江淮瓯越文武千人云集海上鹤盖成阴候公前旌久矣至顾念边陲汲汲西迈飙轮不灭火虎士不解剑江苏候补道聂仲芳丈时铸后膛钢炮方为中华创制请公视始允为一日之留广钧晋谒于江南制造局以威毅命亦申攀辕之请公出诏书及枢王手书以示乃知风雨驰驱不避艰险敬天子命重边务也孔子之不俟驾诗人之赋出车胥此意也广钧以诗受知于公因广其意为诗以献·其一

中兴骏业出儒家,拜命天南几岁华。

十道军书费神笔,八旗劲旅肃鸣笳。

楼船横海心何壮,戈戟摩云气不哗。

万里关河连朔漠,多君风雪走轻车。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