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天涯石》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对“天涯石”这一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与未知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涯高且远”,以“天涯”为切入点,点明了诗的主题——远方与距离。这里的“天涯”不仅指地理上的遥远,更象征着心灵上的辽阔与未知。通过“高且远”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氛围,激发读者对于远方探索的好奇心和向往之情。
次句“顽石擅其名”,将“天涯石”这一具体物象引入诗中,赋予它独特的地位和声望。这里的“擅其名”意味着“天涯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或某种特质而闻名遐迩,成为人们心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不仅是对“天涯石”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其象征意义的肯定。
后两句“何处天涯是,人间无尽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的问题“何处天涯是”引人深思,天涯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天涯的概念是相对的,每个人心中的天涯都可能不同。同时,“人间无尽程”强调了人生的旅程是无限的,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可能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整体而言,《天涯石》通过描绘“天涯石”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与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与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九月一日,与彦良及南山上人游张
词,末章盖为彦良发也对荒台老树,云物淡,水容清。
更犀尘玄谈,疏髯长啸,此地逢迎。
幽并故多俊杰,看赋诗、鞍马气纵横。
画拥金*傍柳,夜呼银甲弹筝。
齐奴锦去绿芜生。
歌院锁虫鸣。
问斜日秋光,猩红睡魄,知为谁醒。
盈盈倚墙弄色,更无言、向客最含情。
折赠何人云鬓,今宵肠断西泠。
江城子 余与勉夫应酬,人事之余,颇浮沉於
一月有二十九日醉也,同舟因语及此,吾二人抵掌大笑,就口占江城子一江云漠漠水潺潺。
挂蒲帆。
水云间。
更有何人,得共此时间。
说与红尘须左辟,明镜里,白鸥还。
天风吹面雪消残。
为春寒。
放梅悭。
咫尺吾庐,稚子候柴关。
几首新诗千斛酒,人道我,转痴顽。
八声甘州 仆与汤师言、金桂轩、张叔夏、唐
里之外,仆又驱驰南北。
九月望后,夜泊吴江长桥,有怀诸友,在吴下时,得相周旋,今各一方,意绪恻怆,为赋八声甘州一阕,以写倦倦之意。
叔夏高分辨酒边喜歌自制乐府,故未章及之,以资他日一笑云正丹枫乱叶舞诗情,惊鸿起汀洲。
对苍茫独立,江山如此,羁思悠悠。
尚忆幽坊小槛,笑语月侵楼。
谁遣楼心月,来照行舟。
波影□云如镜,向沧浪唤酒,空阔呼鸥。
纵并刀堪剪,还解剪离愁。
待归来、轻讴浅醉,想旧时、张绪转风流。
却说与、虹桥今夕,一片清秋。
风入松 和张玉田闰元夕(赵本调误作醉花阴
彩鳌仙乐响空明。
前度凤来迎。
月圆月缺年年事,是今番、特地关心。
五夜重判烂醉,三分尚有馀春。
玉壶寒沁一天星。
车马气如云。
笼纱竟逐香尘暗,笑幽人、门掩花阴。
未见山中历日,梦中池草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