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父(dà fù)的意思:指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辈分的父亲。
灯夜(dēng yè)的意思:灯夜指夜晚的时候照明的灯火。在成语中,灯夜常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象或者表示人们夜间的活动。
帝号(dì 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称号,也用来形容极其尊贵的地位或权力。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稽颡(jī sǎng)的意思:稽颡指的是低头弯腰,表示谦恭顺从,向上级或有权势的人表示敬意。
缧绁(léi xiè)的意思:指被束缚、囚禁,无法自由行动。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上府(shàng fǔ)的意思:指被召到官府或上级机关。
士师(shì shī)的意思:士师指的是古代官吏中的一种职位,也可指代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的人。
恕心(shù xīn)的意思:指宽容、谅解之心。
爽迈(shuǎng mài)的意思:形容人豪爽、开朗、乐观的性格。
听狱(tīng yù)的意思:指被关押在监狱中的人听到外面的喧嚣声,感到苦闷无奈。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无令(wú lìng)的意思:没有约束或指令,自由自在。
饮酒(yǐn jiǔ)的意思:指喝酒,可以泛指饮酒的行为。
自出(zì chū)的意思:自己出来,指自己主动出现或自己发表。
外大父(wài dà fù)的意思:指不是自己的亲父,但具有父亲般的慈爱和关心。
- 注释
- 士师:法官。
爽迈:清爽豪迈。
昏灯:昏暗灯光。
问囚:审问犯人。
尔家:你的家庭。
听狱:代理审案。
备饥:防备饥饿。
张帱:张开蚊帐。
稽颡:深深低头。
张侯:张姓官员。
缧绁:监狱。
相盗:盗贼。
市死厉:市井暴行。
重幽:重视深藏的冤情。
- 翻译
- 我亲自担任法官,清爽豪迈如秋高气爽。
年轻时不饮酒,夜晚在昏暗灯光下审问犯人。
你的祖父在家外,代替你承受审案的忧虑。
清晨准备食物以防饥饿,夜晚驱赶蚊虫铺床。
案件审结后上报官府,深深低头呼唤张侯。
审理时怀着宽恕之心,即使面对持戈矛的盗贼。
别让无辜之人死于市井暴行,请皇帝重视深藏的冤情。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停泊在高丽馆,怀念远方亲人的诗篇。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以及对于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关切。
"士师我自出,爽迈凌清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独立自强和超脱世俗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秋天的凉爽气候的感受。
"年少不饮酒,昏灯夜问囚。" 这里透露诗人年轻时节制,不沉迷于酒色,并且在夜深人静之际关心囚犯,反映出诗人的善良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尔家外大父,听狱代其忧。" 这句话表明诗人家中有长辈为官,能够倾听狱中的声音,代替诗人分担忧愁。
"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早晨准备食物还是晚上防范蚊虫,都显示出一种不依赖他人的自理能力和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狱成上府时,稽颡呼张侯。" 当监狱的事情升级到朝廷审理之时,诗人向官府陈述情况,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司法公正的关注和推动。
"恕心临缧绁,相盗以戈矛。" 这里显示了诗人的仁慈心怀,即使是在囚犯中也能够保持一颗宽容之心,并且在必要时用戈矛自卫,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存意志。
"无令市死厉,请帝号重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严酷刑罚的不满,以及希望皇帝能够减轻刑罚、施行仁政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念和深厚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记当年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
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
芳信歇。
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
悲弦易绝。
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
一簪聊寄华发。
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
谁共说。
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
黄花送客。
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风流子·西风吹锦水
西风吹锦水,朝天路、冉冉两凫飞。
看父老袅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帐簇马前纷蔽日,实绩纪行碑。
冰饮三年,从容官事,棠阴百里,悠久民思。
圣明衿遐远,关山道,应是来骤华丝。
画绣过家,莱庭彩舞斑衣。
便稳奉安舆,江南向暖,早传言语,樵曲先知。
重约旧临,倪耄迎候杭西。
满江红·太液芙蓉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桂枝香·紫薇花露
紫薇花露,潇洒作凉云,点商勾羽。
字字飞仙,下笔一帘风雨。
江亭月观今如许。
叹飘零、墨香千古。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甚两两、凌风驾虎。
恁天孙标致,月娥眉妩。
一笑生春,那学世间儿女。
笔床砚滴曾窥处,有西山、青眼如故。
素笺寄与,玉箫声彻,凤鸣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