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首先,“修篁翠排,疏桐翠排”,诗人以“修篁”和“疏桐”作为开篇,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和梧桐树在翠绿中排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翠排”不仅指颜色的翠绿,也暗示了这些植物排列整齐、生机勃勃的状态。
接着,“满檐天乐飞来”,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音乐与建筑的檐角联系起来,仿佛天上的乐音从檐下飘然而至,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的“天乐”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也可理解为某种超凡脱俗的美妙音乐,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随后,“是琴材笛材”,诗人进一步点明了竹子的双重用途——既可以作为制作乐器的材料,又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这里暗含了对竹子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
接下来,“珍珠迸阶。玻璃溜苔”,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竹笋的生长比作珍珠的迸发,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瞬间,仿佛一颗颗珍珠在阶石上跳跃;同时,将苔藓的湿润光泽比作透明的玻璃,形象地表现了苔藓在竹下的生长状态,营造了一种清新、明亮的视觉效果。
最后,“白云满地皑皑,听泉声暗回”,这两句描绘了云朵覆盖大地的景象,以及远处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这里的“皑皑”形容白云覆盖大地的洁白,与前文的“满檐天乐”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祥和的世界。同时,“听泉声暗回”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因何常德招游西塔有诗遂和
支提压西城,境绝天香集。
招邀乘逸兴,步驶追随急。
到门病眼明,晓逐秋云入。
浮屠喜跻攀,万象在拱揖。
古洞积阴霭,暗澹龛像湿。
登兹翻百忧,履危非我习。
南山西出秦,迤逦序等级。
北渭东赴海,汹涌动都邑。
林梢见新月,整归尚依郁。
兴来莫重辞,时节不可及。
送何文植趋京
问君何日赴神京,明日扬鞭数去程。
风雪一天行客恨,关山千里故人情。
铜台曾见三都赋,金阙行传二陆名。
自许孤高谢凡客,从今有酒对谁倾。
送族甥游学临安
薰风未放槐花黄,举子技痒撩枯肠。
短衾不眠中夜起,鸡鸣刷羽摩参商。
山行未尽趁落日,夜榜欲去惊鸣榔。
男儿胸中小天下,大笑凿石分馀光。
君今怀璧自荐达,笔端娓娓陈虞唐。
明时三面网英俊,平地一日看腾骧。
青钱淡墨何足慕,阔步直入鸳雏行。
归悬金印大如斗,里官负弩驱旗枪。
向来弦歌久未效,即遣士气俱轩昂。
吾衰不能效荦确,尚能杖履携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