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神(chū shén)的意思:沉浸于某种思考或感受中,忘记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名实(mí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名义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神禹(shén y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超群出类。
四渎(sì dú)的意思:四个河流交汇的地方,引申为指四个方面或四个方向。
新莽(xīn mǎng)的意思:形容某人鲁莽、冒失、不顾后果的行为。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梦斗的《贝丘道中看王莽所塞黄河旧迹》。诗中探讨了黄河改道与历史人物王莽的关系,以及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各自入海的传统格局被打破的现象。
首句“从来四渎各入海”,点明了古代中国河流自然流向的特点,即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分别流入大海。接着,“底事黄河今乱淮”提出疑问,黄河为何改变了原有的流向,不再遵循传统的入海路径,而是影响到了淮河。这种改变在诗中被视为异常现象,暗示了某种人为因素或自然变迁的影响。
“新莽智欲出神禹”一句,将话题引向历史人物王莽。王莽是西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以篡夺帝位而著称。这里诗人认为,王莽可能试图效仿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但其行为却导致了四渎名称与实际流向之间的不一致,即“坐令四渎名实乖”。这不仅指出了黄河改道对地理格局的影响,也暗含了对王莽行为后果的反思,以及对自然规律与人为干预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河改道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注,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行为后果的深思。诗人在赞美自然秩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的担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选冠子·其二
庾岭烟光,江南风景,冷落岁寒庭院。
疏林万木冻折,孤根独犯,晓霜回暖。
萼点胭脂,粉凝芳叶,依稀几枝初绽。
上层楼、月夜凭阑,风送暗香清远。
嗟往昔、汉妃临鸾,新妆才饰,艳绝人间金钿。
东君信息,造化工夫,却笑众葩开晚。
若是芳菲迅速,终与和羹,凤池仙馆。
愿楼头、羌笛休吹,免使为花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