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上人归蜀》
《林上人归蜀》全文
宋 / 释崇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明明此事不由他,吃饭无端咬著沙。

自己灵光皆丧尽,三千里外杨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shàngrénguīshǔ
sòng / shìchóngyuè

míngmíngshìyóuchīfànduānyǎozhùshā

língguāngjiēsàngjìnsānqiānwàizhāiyánghu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吃饭(chī fàn)的意思:指进食、用餐的行为。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自己(zì jǐ)的意思:指个人,表示一个人独立思考、做事、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鉴赏

这首诗名为《林上人归蜀》,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崇岳。诗的内容看似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疏忽,通过吃饭时咬到沙子这一细节,寓言了内心的不专注和修行上的欠缺。"明明此事不由他",表达了事情的发生并非出于本意,暗示着即使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全神贯注;"吃饭无端咬著沙",形象地揭示了注意力的分散;"自己灵光皆丧尽",意味着修行者失去了内心的清明与洞察力;最后"三千里外摘杨花",则进一步强调了距离之远和心境之散乱,即使身处远方,若心不静,也无法真正领悟佛法或生活中的真谛。整首诗以日常生活小事为切入点,寓言了禅修中对内心专注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崇岳
朝代:宋   号:松源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
猜你喜欢

夜坐有怀

冲风凛欲冰,积雪寒未扫。

春光来何迟,双鬓倏已老。

悲吟北窗下,孤坐对参昴。

不忧釜生鱼,漫谓诗可饱。

平生赏音人,团聚苦不早。

陈翁气金玉,蔡子文斧藻。

仓皇一骇散,各适千里道。

悠悠残岁月,忽忽老怀抱。

道腴虽自味,俗况固难好。

无疑赵居士,欲刬佛殿草。

(0)

次韵赠林义之·其二

我已刘桢病,君仍屈子醒。

俱为石碌碌,不改柏青青。

吉语时占鹊,穷途耻聚萤。

何时一杯酒,相对话飘零。

(0)

还返释言·其五

陶甓与镕金,火出资坚久。

炭木已焚如,万祀长不朽。

功成在炉灶,炉灶凭何有。

不见古轩辕,鍊宝荆山首。

(0)

二绝句·其一

问龙乞水龙何惜,纵令一雨才涓滴。

但愿群公坐庙堂,且与庆元调玉历。

(0)

和人六绝·其六

排闷浑无酒十旬,落红铺绣未嫌贫。

一壶饷我勾诗兴,大胜云安曲米春。

(0)

和姜总管感秋七首·其六

窗暗灯花结,帘疏露气浮。

晚来城上角,吹断一天秋。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