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叹何嗟及,缅思古姬旦。
山高不谢壤,海深纳澌漫。
不谢(bù xiè)的意思:不需要感谢。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回回(huí huí)的意思:指穆斯林,特指中国的回族人。
见颜(jiàn yán)的意思:指见到某人的面容,就能知道他的情绪、心情、态度等。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缅思(miǎn sī)的意思:缅思指的是思念、怀念。
缱绻(qiǎn quǎn)的意思:形容纠结、纷扰不断,没有尽头或解脱的状况。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沈湎(shěn miǎn)的意思: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思古(sī gǔ)的意思:思念古时的人物、事物或时代。
吐食(tǔ shí)的意思:指非常厌恶或反感某种食物或事物。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颜面(yán miàn)的意思:颜面指的是面子、体面,也可以表示尊严、荣誉。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忧叹(yōu tàn)的意思:忧愁悲叹,形容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执贽(zhí zhì)的意思:执掌权力、负责任的人
这首诗名为《杂诗(其四)》,是明代诗人胡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臣姬旦的深切缅怀之情,以及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与执着。
首句“沈湎事诗书”点明了诗人沉浸于学问之中,对诗书的热爱与追求。接着,“回回起忧叹”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感叹,这种情感并非空泛,而是有所指向的。诗人通过“忧叹何嗟及,缅思古姬旦”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对古代贤臣姬旦的怀念上,表达了对姬旦智慧与品德的敬仰。
“吐食意已殷,执贽何缱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坚守。这里的“吐食”和“执贽”分别比喻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道德的遵循,而“意已殷”和“何缱绻”则强调了这种追求的强烈和执着。
“山高不谢壤,海深纳澌漫”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人的心胸与境界,山高不因土壤而减低其高度,海深能容纳一切水流,以此表达诗人希望自己的心胸如山海般宽广,能够包容万物,接纳不同的思想与情感。
最后,“澌漫既无遗,何况江与汉”两句,通过比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之深,即使像江河一样广阔,也难以完全涵盖。这不仅是对姬旦的追忆,也是对自己理想境界的向往。
“千秋长已矣,梦寐见颜面”则是诗人对姬旦形象的深刻记忆,即使在千年之后,诗人依然能在梦中见到姬旦的面容,表达了对姬旦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在学问与道德上的不懈追求。
屋上未融寒尚力,山头微积冻难开。
照窗浑似月侵夜,落酒只疑酥满杯。
蔌蔌剡溪粘短棹,重重庾岭压疏梅。
新诗韵度慰岑寂,仰叹吾人殊有才。
人家多住竹篱中,杨柳疏疏尚带风。
记得下孤城下路,白云依旧两三篷。
先生溪上宅,华榜有殊称。
已为山作主,更与溪为朋。
高甍俯流水,坐见南山棱。
濯发云破碎,湔衣雪崩腾。
老蟾驾月来,潋滟一镜升。
举棹击空明,玉壶响春冰。
夜久群动息,一啸清风兴。
手持修月斧,自控赤鲤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