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拟(bǐ nǐ)的意思:通过类比的方式来形容或说明某事物。
薄才(bó cái)的意思:形容才能浅薄、学识不深。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才人(cái rén)的意思: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荡子(dàng zǐ)的意思:指心思不定、行动不稳定的人。
风调(fēng tiáo)的意思:指风格、调子。用来形容文艺作品或言行举止的风格、特点。
积翠(jī cuì)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绿叶丛生。
剪剪(jiǎn jiǎn)的意思:指事物迅速消失或减少的样子。
离亭(lí tíng)的意思:指离开亭子,比喻离别或分手。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轻薄(qīng bó)的意思:形容言谈行为轻浮、肤浅,缺乏深度和底蕴。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谢娘(xiè niáng)的意思:指感谢对方的恩情,也指不忘感恩的品德。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重裀(chóng yīn)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洪亮。
- 鉴赏
这首《柳絮》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以及它所蕴含的离愁别绪与季节变换的意象。
首联“非花还似落花飞,飘泊天涯竟不归”,以“非花”开篇,却以“落花飞”的形象来比喻柳絮,既突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特点,又暗示了其无根无依、四处漂泊的命运,仿佛是天涯游子,无法找到归宿。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主题。
颔联“远道绵绵愁荡子,游丝剪剪上春衣”,进一步将柳絮比作“游丝”,在春天的衣裳上轻轻缠绕,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里的“荡子”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他们的心如同这绵绵不断的游丝,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割舍对家的思念。
颈联“离亭藉草重裀软,小雨沾泥积翠微”,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场景:在离别的亭台旁,草地上铺满了柔软的垫子,小雨轻洒在湿润的土地上,积聚起淡淡的绿色雾气。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强化了离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尾联“轻薄才人争比拟,谢娘风调见应稀”,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指出那些轻浮的文人才子们,虽能模仿柳絮的轻盈与飘逸,但真正能够像谢娘那样,拥有如柳絮般高洁、优雅风度的人却是罕见的。这里不仅赞美了柳絮的特质,也暗含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离别、思念以及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泰州诗
小时不识数,两手道十五。
醉来学骑马,堕马亦不苦。
日暮狂歌草泽中,月出东墙那怕虎。
一年两年复两年,短发萧萧鬓可数。
千重饥寒傍泰州,日出日没坐一楼。
风帘不动杏花雨,冒雨冲花问客舟。
舟泊平沙天喜晴,谁家楼上踏歌声。
探囊沽酒不尽醉,醉死溪山鬼亦清。
恭题文皇四骏图四首·其二枣骝
紫骝马,金络月。朝刷燕,晡秣越。
俶傥精权奇,超骧走灭没。
当年万马尽腾空,就中紫骝尤最雄。
战罢不知身着箭,飞来祇觉足生风。
北风猎猎吹原野,长河水澌血流赭。
谁言百万倒戈中,犹有弯弧射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