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的循环,通过对比牡丹与芍药的不同命运,以及山中无人的寂寥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首句“牡丹才记欲开时”,牡丹作为春日的象征,刚刚萌发出开放的迹象,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这里的“记”字,既指牡丹自身感知到春天的气息,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来临的期待与喜悦。
次句“芍药于今久离披”,芍药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但此时却“久离披”,意味着它已经凋零,不再绽放。这不仅是对芍药当前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生命易逝、繁华终将消散的感慨。
接着,“可是山中无人到”,点明了环境的孤寂与荒凉。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牡丹的盛开还是芍药的凋零,都显得格外孤独,无人欣赏或感知。这一句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之间的隔阂。
最后,“花开花谢总不知”,总结了前文的对比与思考。无论是牡丹的盛放还是芍药的凋零,都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默默进行,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人类意识之间的距离。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即即使是最为绚烂的生命过程,也可能因缺乏关注而变得无足轻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类情感的相对孤立,引发了对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二十三日夜走西山
妇病不能进,儿啼不肯行。
苍茫荒野外,北风鼓鼙声。
老幼夜中逃,失路入榛荆。
月出天欲曙,山头烽火明。
邓卒一战溃,敌势遂纵横。
昨朝使帖下,主将亦还营。
嗷嗷二十载,何时见升平。
我生值世乱,世乱难为生。
梁山宫图
梁山宫高高切云,秦家箫鼓空中闻。
宫殿作云王作龙,何人敢谒滈池君。
珠围翠绕穷天下,道上行人衣半赭。
不觉生灵血液枯,化为宫上鸳鸯瓦。
朝卢生,莫侯生,师事二人学羡门。
焉知以政藏其身,神仙亦死何曾神。
空能诈取六孱国,不识卢生真閒客。
种成间隙卢生去,尚令道士作鬼语。
祖龙竟堕此机中,以璧见欺犹未悟。
鱼腥引得扛鼎来,梁山火灭汉旗开。
何如后世丹青手,一夫不役千楼台。
梁山之图却传世,梁山之宫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