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分(cái fèn)的意思:指人才的分量或能力。
丹地(dān dì)的意思:指红色的地面,比喻志愿者、热心人士等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或领域默默奉献、努力工作的情景。
地转(dì zhuàn)的意思:指地球自转,用以形容事物快速转变或改变。
积微(jī wēi)的意思:指微小的积累或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指微不可察的变化。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微尘(wēi chén)的意思:微小的尘埃或灰尘。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 鉴赏
这首明代沈定王的《山行》描绘了一幅深山春日行旅图。首句“丹地转嶙峋”以色彩鲜明的丹色大地与崎岖不平的山石相映,展现出山势的险峻。接着,“山寒未觉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但山中的寒冷还未完全消退。
“枯藤悬古木”描绘出一幅荒凉而静谧的画面,枯藤缠绕在古老的树木上,增添了岁月的痕迹。诗人通过“独鸟咤行人”这一细节,以孤独的飞鸟叫声衬托出行者的孤寂,也寓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
“崖断才分径”写山路狭窄,仅一线可通,暗示了行进的艰难。而“云低欲拂巾”则描绘了云雾低垂,仿佛伸手可触的景象,增加了山行的神秘感。
最后两句“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表达了行者逐渐接近山顶,俯瞰下方,只见尘埃微粒堆积,象征着世俗生活的遥远和山中世界的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艰辛与美景,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