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酒品前后二十绝》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十五”。诗中以酒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饮酒之乐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关联。
首句“瓮头嘈嘈泣泪红”,以瓮头(酒瓮的开口处)的嘈杂声和泪水般的红色液体,形象地描绘了酒的醇厚与热烈,仿佛在诉说着酒中的情感与故事。这里的“泣泪红”不仅指酒色的深红,也暗含着饮酒者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次句“吸来应唤小郫筒”,则进一步将饮酒的场景具体化,仿佛是在呼唤那小巧精致的郫筒(古代盛酒器),引人想象饮酒时的雅致与乐趣。这句诗通过动作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仪式感的饮酒氛围。
后两句“何如换取莲花柄,千载风流属郑公。”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莲花柄”作为比喻,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这里“莲花柄”可能象征着高洁、清雅的生活态度或理想境界。诗人提出的问题“何如换取”,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最后一句“千载风流属郑公”,则将这种追求寄托于历史人物郑公身上,既是对郑公风流才情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酒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生活哲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鹅池道士
鹅池道士何所事,摩顶向天手垂地。
家在赵州人不知,箕子之胄古姓氏。
箨冠不正綦履穿,风雪一蓑行乞市。
儿童遮道作戏嬉,大人白眼但瞋视。
我独羡渠啸咤人,只愁无酒不愁贫。
终夕对人突无语,诗画一发能通神。
咆勃气来便使酒,白日当筵骂太守。
绵山汨水义可投,不惜千金丧匕首。
早知骏骨成蹉跎,悔不临池学泛鹅。
无端我向秦中去,劝君隐卧湘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