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盱眙》
《登盱眙》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县郭高临紫翠间,泊舟乘兴跻攀

荆扬南望无多路,淮楚西来第一山。

僧舍径幽松影合,水祠碑在藓痕斑。

登临不用今古渡口寒潮往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渡口(dù kǒu)的意思:渡口是指过河的地方,也可以比喻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关键节点。

寒潮(hán cháo)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气候现象。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僧舍(sēng shè)的意思:僧舍是指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绂的《登盱眙》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盱眙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县郭高临紫翠间”,以“紫翠”形容盱眙县郭周围山色之美,展现出一种深邃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诗人乘船而来,兴致勃勃地踏上登山之旅,“泊舟乘兴一跻攀”,生动地展现了他探索自然之美的急切心情。

接着,“荆扬南望无多路,淮楚西来第一山”,诗人眺望远方,南至荆扬之地,西至淮楚山脉,盱眙恰是这条线路上的第一高峰,突显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与独特。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发现,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觉醒,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僧舍径幽松影合,水祠碑在藓痕斑”,这两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宁静景象。僧舍隐于幽静的小径之中,松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水边的祠庙上,青苔斑驳的碑文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敬畏,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最后,“登临不用悲今古,渡口寒潮日往还”,诗人站在山顶,面对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然循环,心中没有哀叹,只有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与接纳。渡口的寒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眼前景致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哭肯斋李先生

落日梦江海,呼天野水涯。

百年唯此死,孤剑托全家。

血染楚花碧,魂归蜀日斜。

能令感恩者,狼籍慰荒遐。

(0)

槿树

白犬吠行人,西风杵臼新。

洗香澄宿水,曝发向秋邻。

野草依沟尽,宫花入帽频。

人家小门径,怜尔独相亲。

(0)

送人还蜀

白发梦乡国,君归路不迷。

洑槎秋见草,荒栈夜闻鸡。

月过秦凉北,星深河汉西。

何因到却返,吴语话分携。

(0)

大名元复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韵并陈东平曹子贞编修蓟丘曹克明·其三

神疲穆满驭,足茧神始载。

终然方寸心,扰扰躯壳外。

(0)

闺怨

画眉夫婿客游梁,独理瑶琴山水长。

莫上翠楼凭几望,陌头无数碧垂杨。

(0)

十三砺十首·其七

嗟汝儿女曹,至蠢亦孔丑。

面笑心摇摇,欲进乃却走。

憨痴弄盲语,捧酒祝鬼寿。

伤哉复伤哉,醒眼频搔首。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