䆉稏纷乾穟,森疏啸折篁。
水枯山石露,风晚野花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南山游玩后归来的情景,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深沉之美。
首句“荒荒日已暮”,以“荒荒”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略显荒凉的景象,紧接着点明时间——日暮。这不仅勾勒出画面的背景,也暗示了诗人游历时间之长,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
“回首兴何长”一句,诗人回望所见,心中涌起的感慨悠长。这里的“兴”字,既指兴致,也暗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味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䆉稏纷乾穟,森疏啸折篁”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南山的静谧与生机。䆉稏(一种谷物)的穗子纷飞,竹林中传来阵阵清风的啸声,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谷物成熟后的静态美,也有竹林中风声的动态美,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水枯山石露,风晚野花香”则进一步展示了南山晚景的独特魅力。随着水位的下降,山石裸露出来,晚风中飘散着野花的香气,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循环变化。
最后,“归卧前檐下,诗成小雨凉”两句,诗人结束了一天的游历,选择在前檐下休息,此时小雨轻洒,带来一丝凉意。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晚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杖策信忘疲,行行画图里。
崎岖下云壑,苍茫望烟水。
石径何盘纡,疏篱照梅蕊。
寥落重湖滨,柴门数家市。
居人太古风,但解数鸡豕。
语我种植法,敦朴有奇理。
虽非用里俦,颇谓桃源比。
逶迤到湖漘,浩渺叹观止。
震泽控三江,波澜此方始。
法华表东陲,渔洋正相似。
烟雨春空濛,峰峦暮俶诡。
昨朝梵天阁,远眺如隐儿。
岂知方丈山,忽落芒鞋底。
欲乞五湖长,垂钓将已矣。
骏马生代北,少年出幽并。
结束各光采,指顾风云生。
朝游属玉观,夕宿卫承明。
身逐孤儿队,名隶羽林兵。
行行南山猎,意气何纵横。
苍隼决云来,飞矢逆风鸣。
大泽鹴鹄遒,深雪狐兔惊。
回瞻鹳雀门,突兀与云平。
鞍马倏来归,势若浮烟轻。
昨夜羽书至,贰师出边庭。
上马别妻子,鸣镝追前旌。
旧随冠军伍,复此河源行。
大漠少行人,深谷多鼯鼪。
朝饮沙上泉,夕戍云间城。
左顾疏勒服,右盼伊吾清。
无令都护将,关外独声名。